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施政報告務實進取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18-10-15

香港中國商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8 年施政報告第四部分「多元經濟」,開門見山提及「一帶一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出多項鼓勵年輕人投入大灣區建設的措施。特區政府將設立專門機構,在資源配置上加強統籌工作,決心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我們認為,施政報告顯示特區政府施政方向十分明確,在推動「一帶一路」、大灣區建設,以及為青年人實現夢想創造空間,幫助年輕人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方面,措施到位,具前瞻性。

報告措施到位具前瞻性

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已完成了總體佈局;隨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香園圍新陸路口岸相繼開通、使用,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已經成為現實。中央自去年起陸續宣佈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居住、工作和學習的措施,特別是今年8月國務院推出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更大大豐富了這個「生活圈」。國家早在「十三五」規劃,已提出「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以及「支持內地與港澳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相關措施陸續推出。天時、地利、人和俱備,是香港發展的難得機遇,也是年輕一代的難得機遇。

施政報告指出,去年年底,特區政府與發改委達成 26項合作措施,國家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奠定了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上「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定位。今年 6 月,「一帶一路」聯席會議首次在北京舉行,為香港與內地相關部委就「一帶一路」倡議建立獨有和直接的溝通機制。香港已確立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首選平台和重要節點。根據香港的獨特優勢和面對的挑戰,特區政府制訂五個「一帶一路」的策略重點。

另一方面,施政報告指出,過去一年,中央相關部委及粵港澳三地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大灣區建設工作。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經濟新增長動力,拓闊香港居民生活空間。

香港中國商會和香港經緯集團積極配合中央部署,配合特區政府施政,在推動「一帶一路」、鼓勵年輕一代把握機遇、投身大灣區建設方面,起步較早,並取得一定成果。

香港中國商會及經緯集團於去年捐資2,000萬港元,支持特區政府在泰國設立「一帶一路」獎學金,贊助泰國學生來港求學,希望他們學成後成為中泰及港泰的親善大使。陳經緯主席還和特區政府教育局官員赴泰國拜訪泰國教育部長及參觀大中學校。

把握「一帶一路」及大灣區機遇

自2014年以來,香港中國商會多次舉辦各類招商會、研討會、推介會,接待海內外各類訪問團,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雙向服務。近年來,陳經緯主席帶領香港中國商會訪問團,多次前往泰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珠海、雲南等地考察。香港中國商會不少會員單位已陸續進入「一帶一路」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大展拳腳,成績驕人。

今年,香港中國商會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舉辦了兩期香港大講堂:「深化兩地科技合作,共建國際創科中心」,以及「構建健康共同體,打造優質生活圈」;邀請著名學者及社會大眾,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三地如何深入合作、匯聚資源,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創中心,營造大灣區的健康生活環境。上述種種,表明香港中國商會配合國家及特區政府,履行應有的義務及作出貢獻!

行政長官第二份施政報告,務實創新,堅定承擔,既照顧當下,又着眼未來,珍視中央關愛,擁抱國家發展,發揮香港優勢,展示出帶領香港迎接新時代、新發展的信心和魄力。香港中國商會堅決支持及擁護施政報告的各項內容,一如既往主動配合,繼續積極推動香港年輕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燃點希望,堅定前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