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鳴
前曾在這專欄寫過,靈簫生是香港鴛鴦蝴蝶派小說的聖手;其實他還是個小報聖手。據資料說,他在戰前已創辦了《春秋》、《浩然》、《泰山》、《先聲》、《小公評》等報;戰後上世紀五十年代辦《靈簫》,風頭甚勁。報界中人,有誰不知他的報壇威水史!
不過,有論者認為,靈簫生辦報雖多,但不算成功,所辦小報只是一雞死一雞鳴;這正是當年的「風尚」。
近日楊國雄自加國回,贈予《春秋》兩份,大喜,細細審閱,除連載有他的《海角紅樓》外,還有當年的作家助陣;《春秋》屬小說小報,小說可觀,可惜銷量如何,卻沒資料可考證。
這些作家包括崆峒、同是佛山人、萬家生佛、楊大名等,俱為我熟悉的名字;至於其他如向榮、楊柳、萍客、項羽、抱道、小戈、匡時等,不知何許人也,料是靈簫生或報社中人隨寫隨起的筆名。不過,崆峒、同是佛山人、萬家生佛等,全是一人的筆名,那就是楊大名。
據筆名「非小說家」者在一九五零年代《小說精華》第十期說:
「楊與名小說家衛春秋訂交最早,初在廣州,合辦銀品三日刊,其中名小說兩篇,一為〈呼嫂嫂〉,乃為靈簫生作品,一為〈追脈調情記〉,則為楊君執筆,風流冶豔,一時傳誦,不啻為其成名作也。」
衛春秋即靈簫生。其後兩人聯袂來港,辦《春秋》三日刊。「非小說家」說兩人:
「努力合作,楊君以能者多勞,寫作特多,第一版之三日時事述評,即為楊君擔任,統論國際大勢,中國戰局,目光如炬,言必有中,乃春秋報最有力之作品。」
楊國雄所贈者為第十六期,出版於一九三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和第二百期,出版於一九三八年五月四日。第十六期頭版<白崇禧在柳州秘築軍事大本營>,署名君豹;第二百期同署名君豹之<紀念本報二百期與五四運動>,料同是楊大名之作。
楊大名誠是靈簫生的得力助手。在該報中,楊小說著述比靈簫生還多,品種亦非靈簫生的獨沽一味言情,如署名同是佛山人的<張三丰九探少林寺>為武俠技擊小說;署名萬家生佛之<尋龍故事百篇>,為風水之作;署名崆峒之<春深太史第>,為社會小說。後來,楊大名聲名鵲起,索稿者甚眾,不論何種稿件,俱可一揮而就;可惜,他的作品零星散落,難得窺全豹。「非小說家」說他「寫小說,能香豔,能俠義,能社會,可稱全才」,但就我所觀者,俱非上乘;倘如靈簫生專注一味,或能寫出名堂。
《春秋》三日刊辦得有聲有色,以靈簫生和楊大名小說招徠,賦以時事分析,亦風行一時,至於何時結束,不得而知矣。但《春秋》沒了,衛春秋辦報之心不死,陸續有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