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了中國對外開放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事件。但回頭來看,當時謀求入世的談判過程並不順利,一波三折。不僅面臨國際社會的艱難斡旋,甚至還曾面臨來自國內的不解,擔心入世對汽車業、金融業和農業造成衝擊,國內存在不少反對聲音,甚至有指責認為謀求入世無異於賣國。
與世界接軌意義深遠
彼時,我以經合組織OECD受邀顧問的身份,與一些研究中國經濟的國內外專家一起來到巴黎,幫助進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評估。其中一些中國政府選派的優秀專家學者,現在已經成長為內地宏觀政策的核心決策者。我承擔的是入世後匯率改革與資本項目開放的課題。在這個OECD當時最大的項目中,研究學者們全面平衡了入世對中國的利與弊,更好地支撐了當時中國政府的決定,即入世對於中國的衝擊有限,相反競爭會給中國企業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中國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會議成果出版了一本專著《中國和世界經濟──中國入世的挑戰》,OECD的秘書長後來在拜訪北京時,親手將它作為禮物,送給了當時的總理朱鎔基。事後來看,我們又不得不感慨,開放市場、積極入世對於中國的意義之深遠,其讓中國與世界接軌,讓中國經濟在全球化的競爭下實現增長。入世後,不僅早前的擔憂沒有發生,內地汽車行業、金融行業也在引入外部競爭、適應與參與國際規則的背景下,獲得了長足發展。
之後我去了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訪問學者,隨後在2003年加入歐洲中央銀行,成為歐央行第一位專職研究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學家。我的工作主要是研究中國經濟。即使像歐央行這個世界最主要央行之一,也直到2003年才覺得有必要設立專職研究中國的研究人員,可見中國經濟此前對國際經濟的影響有多少。
而中國經濟在這十多年迅速壯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大幅增加。中國經濟從入世之前的排名世界第六,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回到當下,在美國大舉揮動貿易關稅大棒的背景下,中國依舊以開放的姿態作為回應,承諾加大服務業與金融業的開放程度,雖然是外部需求,但也符合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引入競爭機制積極求變
當然,有擔憂認為,大舉開放對中資企業不利,或者沒有給予中資企業足夠的緩衝期,但我認為,引入競爭機制對於內地企業而言危中有機,改變制度優勢下的坐享其成,在競爭中提升內地企業的全球競爭力,是內地企業進一步走向國際市場的需求。而從中國對外開放的實踐來看,入世後,外資銀行在內地的資產規模佔比先增後降,其實體現的是內地企業適應國際化,自我求變的過程,未必是壞事。
2008年金融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遭遇重創,中國經濟也一度大幅下挫,貿易活動十分低迷。但即便在此背景下,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也並未停止,反而不斷反思危機的根源,即全球面臨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困局,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結合以往經歷與觀察,我認為,中國開放之路絕非一帆風順,其實,亞洲金融危機的做空、中國入世前的內外部質疑以及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衝擊,以往數次挑戰不亞於當前中國面臨之困境。但以往中國均能妥善應對,轉危為機,關鍵在於始終堅持以改革促進開放,以開放帶動改革的成功經驗。
展望未來,我認為,延續40年改革開放之路仍是引領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秘籍,在未來一段時間,加快放寬市場准入條件、開啟更大範圍的金融與服務業開放、改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推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進程、確保各市場參與主體的競爭中性等等,絕不僅是緩釋外部壓力的手段,應對中美關係變局的需要,更是內地企業競爭力增強,內地市場更加適應國際化規則,幫助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增長的途徑。需要切實落地,宜快不宜慢,宜早不宜遲。 (本報有刪節)■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