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業界忠告:扶持戲曲 忌向錢看

2019-03-06
■戲曲中心將來如何發展還請拭目以待。 莫雪芝  攝■戲曲中心將來如何發展還請拭目以待。 莫雪芝 攝

西九戲曲中心開啟未贏掌聲(上)

適逢2019年是粵劇申遺成功10周年,今年粵劇界也有很多活動及演出。號稱殿堂級演出場地的西九戲曲中心,終在1月20日開幕,可惜未贏得業界熱烈掌聲。無論開幕前後,團繞戲曲中心的各種爭議聲不絕於耳,好看但不實用、租金貴、規範每場錄影不合理、拆賬太高等等。然而,這個嶄新的文化地標將如何令本地粵劇、其他曲種蓬勃發展?有人希望戲曲中心能起承前啟後的作用,有人期待粵劇藉戲曲中心之功能,成為精緻藝術。那麼,戲曲中心應如何扮演與發揮自己的角色?仍是值得探討。■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對戲曲中心應如何扮演與發揮自己的角色?香港《文匯報》訪問了相關人士,他們提出些建議。

新娛國際綜藝製作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丘亞葵曾是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他近年以有別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多部粵劇演出。作為商業機構的營運者,他期望戲曲中心的措施有更大彈性,他也希望西九勿忘初心,要積極扶植戲曲發展,避免令戲曲中心淪為純演出場地。

丘亞葵表示樂見戲曲中心的落成,他亦坦言戲曲中心說不上是自己的心願。其實,現時粵劇不乏演出場地,諸如演藝學院、高山劇場新舊翼、油麻地戲院及新光戲院等。早前戲曲中心開台日,他以觀眾身份入場觀演。「從觀眾角度來說是好場地。座位舒服,視野無阻,坐在二樓也不覺得距離(舞台)太遠。」 

拆賬需彈性

從經營者角度看會有不同,一千零幾個座位即使爆滿收入也不多。場租與拆賬率同為業界詬病,不過,丘亞葵對場租、拆賬率倒有一些看法。「戲曲中心的場租較康文署其他場地貴,因為主力做戲曲,相對演藝學院、新光戲院,又不算相差太遠。」8%的拆賬率被批過高,他說:「他們想將粵劇提升到另一層次,讓真正有能力、有觀眾的團體來演出,所以8%也正常。」然而,雖然他認為8%的拆賬率不算高,但他指出:「相關團體入來演出,都希望能維持成本。紅館的拆賬率為20%,但勝在銀碼夠大。紅館一場爆滿可有700多萬,但戲曲中心一場爆滿是40多萬。所以拆賬的制度有必要存在,但亦希望能有彈性方案,例如根據班底資歷,調節拆賬比率。對於有質素的班底在場租、拆賬率上能給予更大彈性。」

定位應立足香港面向全國

雖然戲曲中心被指場租過高,但西九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早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西九已批出超過30個團體的演出申請,但對於挑選演出團體的準則,業界也暫未明確。

丘亞葵最近亦宣佈粵劇名伶龍劍笙(阿刨)年底將在戲曲中心演出15場《帝女花》,他自言幸運,能成功申請場地。「雖然戲曲中心不是唯一選擇,但戲曲中心是新場地,既然開幕了,不妨試下。」丘亞葵認為戲曲中心的優勝之處在於其自由度大。雖然西九表明戲曲中心以發展粵劇為主,但它的可能性卻遠不止發展粵劇。丘亞葵提到,有不少人仍以為戲曲中心是粵劇中心,但事實上現行已有不少扶持粵劇發展的措施,戲曲中心的定位反而是立足香港,面向全國。

西九管理局須自負盈虧,因此有人擔心西九為了收支平衡而降低入選門檻。「他們有一定壓力,不能蝕太多錢。西九始終是半官方機構,無政府支持便無資源,但它又不是納入政府體制,所以好矛盾。」他提到,若然戲曲中心的使用率低時,難免要面對現實。「最後變成一個演出場地,而非戲曲(演出)多了場地。」

對於戲曲中心未來的發展,丘亞葵認為「做旺個場」應是首要任務。「例如舉辦劇本創作比賽,一年選擇兩套作品,處心積慮鋪排製作,培養明星,讓新人有更多的曝光機會。」另一方面,對於有質素的班底,在租用條件方面亦可更為彈性處理。「總不能民間有民間申請,另一邊(西九)就繑埋雙手等Booking。」

他更期望西九勿忘初心。「只往錢方面看就『死得』,必須嚴選演出的對象。如果要搵錢,就不要講戲曲。」他表示,既然戲曲中心落成,最重要還是扶持戲曲發展。

戲曲涵蓋不同類型的曲種,如粵劇、京劇、昆曲等,雖然戲曲中心非只為粵劇服務,但戲曲中心落成,亦多得本地粵劇界人士爭取。因此,如何藉戲曲中心推動粵劇發展,難免成為焦點。早前,有文化評論人便提到,「(粵劇)在眾多需要大量政府補貼的表演藝術之中,它仍是唯一能在港生存的商業劇場。亦應以粵劇演出為主。」

培養接班人吸引年輕觀眾

近年,丘亞葵積極參與粵劇推廣的工作,參與粵劇製作。相比起演唱會,丘亞葵坦言粵劇難搞十倍。「粵劇的觀眾量不像流行音樂般廣,從商業角度來說,把錢投資在粵劇上回報不大,甚至是『燒銀紙』。」然而,他樂見戲迷看得高興,而自己也喜歡粵劇。「貴為粵劇四大戲寶之首,我一直都很喜歡《帝女花》。」他說。於是便促成了年底的《帝女花》演出。

像《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等固然是耳熟能詳的經典劇本,但丘亞葵坦言更加關心如何令粵劇界的年輕一輩有更多的曝光率,以及創作出新劇本,吸引年輕觀眾。「近年像政府、八和會館,都積極推廣粵劇,令粵劇開始普及,但吸引觀眾也很重要。因為無劇本,戲行七成做舊戲。當年一個大老倌在台上唱半個鐘,觀眾都不覺悶,但現在很難一個人Hold一個台。說粵劇式微,又不是,是無人接班,無師傅無人教。」故他認為培育「新血」是必要的事,而且必須要「長線投資」。

另一邊廂,丘亞葵又積極突破傳統,在舊有模式上加入新元素,吸引更多觀眾。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近十多年不遺餘力地推廣昆曲,自2004年起,他與蘇州昆劇院合作,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等多部經典作品,改良劇本、舞台設計等,吸引年輕觀眾。「粵劇的基本傳統要保留,但不改,一樣死,年輕觀眾不接受。」所以,在製作上,丘亞葵打破傳統模式,在燈光、佈景、音樂上花更多心思。他表示,在大數據時代下,粵劇製作要創新,便需要在這些細節位思考,把戲曲娛樂化,讓粵劇更接地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