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樓價又創新高 房屋供應須增加

2019-06-29

曾淵滄 博士

差餉物業署公佈了五月份的二手樓價指數,又再創新高。過去多年,香港樓價反覆上升,其間偶有調整,但調整幅度都不大,調整期也短,反而屢創新高,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土地供應不夠。額外印花稅等「辣招」,只能做到「需求管理」。所謂「需求管理」也只是把需求向後推,而不是使到需求消失。「辣招」把部分需求押後,讓特區政府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尋找土地,增加樓房供應。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成立一個簡稱「覓地小組」,提出了一些建議,不過每項建議幾乎都有反對者。填海造地反對聲音最大;收回高爾夫球場建屋,同樣有很強的反對聲音,被人指斥為民粹主義。其他零零星星的建議,也沒有一樣能有共識。

經過修例風波,現在政府似乎有意把所有有爭議的政策暫緩推出,如「明日大嶼」填海計劃、與地產商合作的「土地共享」計劃很可能都會叫停。發展棕地、徵收土地相信同樣有很強的反對聲音,也可能暫緩推出。這會使到已經短缺的土地供應更加短缺。現在,任何要到立法會尋求撥款的項目都會面對巨大壓力,可以說,修例風波間接使到政府土地供應的數量少了,年輕人買樓更難了。

暫時而言,政府仍然可以控制,而且反對聲音較小,大多數市民都期待和支持的,就是興建更多地鐵,以及市區重建,提供新的房屋。

長期以來,港鐵興建新鐵路路線,是以自籌資金興建,港鐵公司擁有地鐵站上蓋的土地開發權,利用這個開發權興建房屋,為港鐵賺取利潤,補貼興建地鐵的成本,亦為香港提供大量的房屋,包括住宅與商業用途的樓房。

興建多幾條地鐵線廣受市民歡迎,地鐵線越多越密,市民越方便。因此,加快推出地鐵新路線,可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交通,亦能增加房屋供應。

市區重建也是新房屋的供應方法之一,也是受到市民歡迎,特別是被徵用的舊屋業主,他們更高興,能獲得比市價高的賠償金,也增加市區的房屋供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