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分流石圓環與石筍村

2019-08-10

■ 葉 輝

話說分流為大嶼山西南岬角,原稱汾流,由於位處珠江與太平洋水域的分界,以海水「分流」成泥黃色與澄青色的景觀而得名。分流北面也有一座名為分流頂的山峰;根據發掘分流石圓環,分流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及青銅時代早期已有人類活動痕跡,石圓環於1983年被列為本港法定古蹟;明代分流為南來船隻入廣州兩條航道之一,有重要戰略價值。

分流岬角的七十公尺高地上建有炮台,有學者認為分流炮台初建以防禦海盜,記載見於《澳門記略》,雍正七年(1729年)時於大嶼山「兩山各設炮台」,其一料為分流炮台,因此炮台確認為本港最早建成的炮台,於1981年列為法定古蹟;分流岬角似雞翼,又名雞翼角;分流半島東南面有一巨岩,稱為石筍,故昔日分流村又稱為石筍村。

分流最著名的是其炮台,遊覽分流可由石壁或大澳依照鳳凰徑指示前往,如欲訪炮台、石圓環及石筍,則在分流西灣或東灣再接分流郊遊徑前往,由大澳巴士站起步,轉進昔日鹽田旁的車道往南涌村,接鳳凰徑第七段,沿海旁小徑經番鬼塘村及牙鷹角,下降至二澳泥灘;沿泥徑繞行山腹徑,下降至狗嶺涌路口,跨溪上走至引水道,循引水道行走,在支路續左走(右方下降至大浪灣),上升至石壁最終完成行程。

大嶼山從來並非荒野,有考古學家在分流、石壁找到石器時代的石圓環和石刻(3,000多年前),說明大嶼山早有人居住,宋朝時大嶼山與港島合稱大奚山,宋代以前大嶼山為流放犯人之地。

在晚清時期,中國政治動盪,大批道教人士及佛教僧人透過海路南來到大嶼山隱居修行,因此大嶼山逐步形成今天的五大禪林,有「香港佛教名山」之稱,目前已知歷史,尚有很多需再考古探究。

據古物古蹟辦事處資料,本港具考古研究價值的208個地點,大嶼山佔四分一,當中就有50個地點,具有考古價值,包括二澳、陰澳、東灣石壁、大澳虎山、大蠔、白芒、馬灣涌、貝澳等等;陰澳灣附近有鹿頸村遺址,就在2007年,香港考古學會在鹿頸村後的鹿頸灣(鹿頸村考古遺址),發現三個唐代窯爐,以及不少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陶瓷器皿,對研究香港歷史十分重要,已確定的考古遺存堆積範圍約為3,000平方尺。

未經考古研究就鹵莽發展,恐怕就如沙中線土瓜灣站工程發現宋元古井的情況,官方手足無措,最終還是工程進度落後及成本上漲等考慮因素先行,從而影響判斷。

可以如此說吧,若然一個城市沒有本土歷史,亦注定沒有未來。若藉「發展緩慢」的理由合理化粗暴開發,就如同成為宰殺本土歷史的共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