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就在近日,美國按下了與塔利班和解的「暫停鍵」,現實原因有二:一是塔利班再次襲擊造成一名駐阿富汗美軍士兵死亡,氣氛不友好,沒法簽協議;二是臨近「9·11」這個恐怖襲擊日子比較敏感,特朗普也不願意挑動美國這根敏感的神經,讓民主黨找到指責自己的借口,但雙方可以繼續接觸、繼續談判。
美國在認定阿富汗塔利班是否「恐怖組織」問題上,存在比較大的反覆。美國當年在阿富汗玩的本就是「兩手牌」,既資助過軍閥派系,也資助過塔利班。當塔利班於1996年正式建國時,雖然反塔利班政府擁有阿富汗國際法地位,但事實上,阿富汗全境超過70%的土地都由塔利班控制。在這樣的狀況下,美國也在接觸塔利班政權,但轉折點就是「9·11事件」。事實上,塔利班是不是恐怖組織,對美國來說並不重要,但只要不願意交出本·拉登,就是美國的敵人,美軍就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捆綁消滅。即便如此,美國依舊在2001年上半年,以塔利班政府配合禁毒為由,向其提供一筆不菲的經濟援助。
塔利班「以打促談」逼美大讓步
2001年11月,就在美國軍隊大舉開進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土崩瓦解之時,美國拒絕了塔利班的和解請求,終將塔利班逼上梁山。在失去政權後,阿富汗塔利班進行全面改組,加強了與「基地組織」和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聯繫,並開始更多使用自殺式襲擊的手段與外國軍隊周旋。
在阿富汗塔利班是否恐怖組織的認定上,美國政府部門也比較模糊。但2015年,美國出於戰俘交換的需要,又改稱塔利班為「武裝叛亂組織」而不再是恐怖組織,這完全體現出美國奉行的「實用主義」,甚至希望拉攏阿富汗塔利班對付「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力求做到「以恐反恐」。
早在2013年,美國就開始與塔利班接觸,旨在實現阿富汗全面的和平,而不想深陷阿富汗這座「帝國墳場」。經過多年的不懈談判,2019年1月26日,美國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簽署結束阿富汗戰爭協議草案。但這場談判一直比較跌宕起伏、腥風血雨。每次美軍與阿富汗塔利班武裝談判到關鍵時刻,在阿富汗總能發生巨大的恐怖襲擊事件,甚至是雙方之間激烈的武裝衝突,塔利班就是用「以打促談」方式逼迫美國做出重大讓步。
美軍撤軍問題是雙方談判焦點
如今,美軍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已經18年了,雖然美國很強大,但依然無法讓頑強的塔利班屈服。有數據顯示,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已經死亡2,500多人,但如今阿富汗除了幾個城市在美軍手裡,大部分地區都在塔利班政權手中,塔利班還任命了「影子省長」等官員,表現出對阿富汗親美現政權的蔑視。
美國與塔利班談判的焦點就是美軍撤軍問題,雙方最主要的爭端就是美軍是否在阿富汗保留一定的軍事存在,而塔利班一直在撤軍這個問題上沒有妥協過,甚至屢屢用極端手段逼迫美軍做出讓步。美國與塔利班談判主要內容包括四個主要議題,包括全面停火、美國軍隊全面撤出、不得對親美政權採取脅迫並建議舉行阿富汗內部對話、拒絕使用阿富汗領土為基地來襲擊美國和其他盟國。
特朗普上任後一直推動從敘利亞和阿富汗等地的撤軍工作。但特朗普此時從阿富汗撤軍也不得不三思而行,擔心適得其反。一方面是,阿富汗政府及其武裝力量一旦失去美軍和北約的庇護後,則完全不是能征善戰的塔利班武裝的對手,阿富汗的親美政權或得而復失。另一方面就是一旦美軍全部撤出,俄羅斯和中國勢必會填補真空,要知道阿富汗已經申請成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這讓美國如坐針氈,美國人花了萬億美元打了場「反恐戰爭」,很可能是花落別家。如此一來,特朗普不僅不會贏得選票,可能還會失去連任的機會,特朗普不得不為此顧慮重重,將談判和撤軍問題一拖再拖,畢竟不當家不知柴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