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擁抱國家機遇 香港明天更好

2019-10-02

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共和國70周年建設取得巨大成就,港人與全國人民、與祖國同慶同樂。因為,共和國的發展有香港的一分貢獻,香港的成長也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尤其是香港回歸後實行「一國兩制」,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得到國家發展的強大支持,香港發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為祖國慶賀時,港人也值得為自己的發展祝賀。

記得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7年,那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帶着內地鄉鎮企業家到澳洲考察,途經香港回國。從國外來到香港,覺得滿街都是華人,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從啟德機場出來搭上的士,我開口用普通話和司機說話,結果他什麼都聽不懂,感覺很失望,要拿出書寫的地址給他看,又因為簡體字很多,的士司機看不懂,要打電話讓朋友翻譯。

上世紀90年代我移居香港,雖然也有機會過國慶,但在香港真正感受到「祖國」意義的國慶,是回歸以後。97香港順利回歸,四處可以醒目看到飄揚的國旗。港人在國外遇到危急或突發情況,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大使館,真正感受到「有祖國真好」,是一句實在話。

回歸以來,香港得益國家發展,搭上快速發展的便車,香港經濟發展水漲船高,居民收入也不斷增加。1997年,實質本地居民人均總收入為22.34萬港元(約2.86萬美元),到2016年增至33.82萬港元(約4.34萬美元),增幅高達51.39%。

國家發展給了香港更多的機遇,開放的大市場,吸引更多港資港企參與國家建設。截至2018年12月底,內地累計批准港資項目456,900個,實際使用港資10,992億美元。港資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4.03%。香港更是內地第六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國家的金融建設貢獻巨大。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來香港集資,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國企,到今天,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超過1,000家,首發和增發的總集資額超過5.8萬億港元,佔香港市場總市值逾66%,佔總成交額超過70%。

香港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每年處理全球70%以上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國際化主要依靠香港。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獲得國家大力支持。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8年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ODI)流向香港的比例超過58%(約700億美元)。截至2018年底,中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在香港的存量達到6,220億美元。

國家發展70年,香港回歸祖國22年,兩地日益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擁抱祖國,香港一定有更美好的前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