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70年全球經濟巨變和中國機會

2019-10-18

沈建光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中國經濟存在內外部壓力,但放之到過去70年或者更長一點的背景來看,中國經濟目前所處的地位、環境和機會都是非常好的。70年這一時間點有何特殊意義呢?因為今年是建國70年,二戰結束和世界秩序重塑也是70多年。縱觀70年,雖然中國短期內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但從長視角來看,我們現在其實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有利的時機。全球比較來看,也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如果能把握好,中國有可能變成世界強國。

中國入世貿 掀起大變局

1948-1966年期間,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當時,歐洲、日本剛經歷戰後的一片廢墟,美國對其經濟重振提供資金、產品,即馬歇爾計劃,彼時日本、德國基本上沒有貿易順差;1966-1975年,馬歇爾計劃支持了德國的重建,德國也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貿易順差國。在此期間,日本有一段時期和德國相當,但是到了石油危機之後,經濟危機對日本造成了巨大衝擊,日本貿易順差也明顯收窄。1976年之後,特別是80年代,美國基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並且不斷擴大。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開始崛起,全球貿易格局從此亦產生了70年以來最大的變化。

中國貿易順差目前位列全球第一,有一段時間遙遙領先於德國,後來因為內需的崛起,中國的貿易順差事實上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美國成為世界最主要的逆差國,因為大量進口,美國基本上把製造業外移。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發展中國家現在經濟全球佔比基本與發達國家相當,這是70年以來全球貿易格局很重要的變化。當前發展中國家經濟運行面臨困難,但發達國家情況也不太好,其背後發達國家被發展中國家趕超,內部政治矛盾愈發激烈,也是一重原因。

中國金融科技領先美國

中國在幾個方面已經領先美國,特別是金融科技行業已經領先美國。美國現在還主要是信用卡支付,美國信用卡支付的成本是3%,中國的第三方移動支付成本不到1%,這對企業供應鏈,對流通領域至關重要。通過5G技術派生出的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其他的應用,中國非常有機會彎道超車。

仔細觀察消費品方面的數據,也可以理解為何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推遲1,600億的商品加稅,因為這些產品佔美國總進口的比重的80-90%。筆者曾經與墨西哥央行官員交流,詢問為何雨傘墨西哥也能生產,危地馬拉周邊都能生產,美國還要從中國進口?墨西哥生產的雨傘,不僅勞動力成本低於中國,而且運輸成本也低,但為何最後產品比中國更貴?在筆者看來,一個是勞動力效率,二是基礎設施是最大的差異,當前中國高鐵和各種各樣的港口設施都是全世界一流。

現在應對外部壓力的重要選項是開放。為什麼開放這麼重要?最近中國的經濟數據短期內都有下行的壓力,但有一個數據是很樂觀的,就是外資流入數據。很難想像中國在面臨如此棘手的貿易衝突情況下,甚至是在全世界外資流入都在下降且下降劇烈的背景下,中國的引入外資量還在增長。目前美國外資引入量下降30-40%,歐洲下降程度也相當,只有中國逆勢增長,這個是很奇特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只要繼續保持開放的大門,外資就還會大量湧入。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完備的產業鏈。展望未來,中國若能保持繼續開放並深化改革,還是有巨大的潛力和空間的。(節綠)■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