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農業保險成產險新出路

2019-11-01

寶鉅證券金融集團投資研究部

農業向來是中國經濟三大支柱的其中之一,而「三農」(即農業、農村及農民)一直是「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可見農業對於內地經濟發展重中之重的地位。而中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在發展現代農業時,自然災害及市場價格的波動風險是其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亦因此催生了農業保險的出現。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的險種,如農民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及漁業的生產過程中面對自然災害、疫病或意外事故時,將就其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而內地現時採用的是政策性農業保險,即是由保險公司的市場化經營為依歸並推出不同類型的農業保險,政府則就保費進行補貼,為農民提供成本保險。一旦發生災害,即可以較短的時間及更直接的方式進行救災,除了避面農民因災害而影響生計的風險外,亦提升了資金運用的效率。

可惜的是現時內地農業保險仍面對保障水平低、覆蓋面不足及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有見及此,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再度強調要做好農業保險工作,並且以財政支持農民參與保險,而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銀保監會及林草局則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為農業保險落實了清晰的發展藍圖。

獲國家政策明確支持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稻穀、小麥及玉米三大主糧作物農業的保險覆蓋率需達到70%以上,收入保險成為中國農業保險的重要險種,農業保險的深度達到1%,密度則達到每人500元(人民幣,下同)。到2030年,農業保險持續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總體發展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補貼有效率、產業有保險、農民得實惠及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是次《指導意見》除了拓展農業保險的涵蓋範圍及完善了整個農業保險的基制之外,要重要的是提出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改革試點,為農業保險賦予了政策目標,奠定其政策屬性的定位,反映農業保險在未來發展及政策當中的重要性。

就投資價值而言,2018年,內地農業保險業保費為573億元,深度為0.85%,如要實現《指導意見》的目標,2022年的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需達到840億元,即年均增長10%以上,可見其發展潛力之豐厚,加上可預期地方政府將配合並推出更多扶助農業保險的措施,農業保險未來將可成為產險公司的新出路。內地農業保險市場集中度較高,首六大農業保險公司已佔市場份額逾九成,而有上市的股份選擇亦不多,當中佔農業保險市場份額達到45%的中國財險(2328)或有望成為市場關注的對象之一。(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所述股份)■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