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3月3日,內地著名維吾爾族軍旅男高音歌唱家、舞蹈家克里木因心臟衰竭在北京驟然離世,享年近80歲。這位從吐魯番走出的「軍人阿凡提」,以其火焰山般的熱情開朗、載歌載舞幽默詼諧的表演風格,以及伴隨一生的新疆情懷,將《掀起你的蓋頭來》、《達阪城的姑娘》、《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兒》、《阿凡提之歌》、《塔里木河 故鄉的河》等一首首新疆民歌唱紅了大江南北。他也因此成為新中國培養起來的首批「新疆代言人」。克里木的兒子克阮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處理好相關事情後,會把父親的遺體帶回新疆安葬。■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應江洪
提起克里木,人們腦海裡便迴盪起他那濃郁新疆味兒的歡快旋律:「掀起了你的蓋頭來,讓我來看看你的眉,你的眉毛細又長呀,好像那樹梢彎月亮......」「達阪城的姑娘辮子長啊,兩隻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給別人,一定要嫁給我......」
這兩首《掀起你的蓋頭來》和《達阪城的姑娘》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無數聽眾從克里木的演唱中感受到了新疆的熱烈奔放、動感激情、美麗神秘和幸福快樂。更有數不清的與新疆相隔千山萬水的外地青年對美麗的新疆姑娘產生無限嚮往,或是用這樣的新疆元素來讚美戀人、向心上人表白求婚。
而克里木作曲並演唱的那首「我騎上那小毛驢,樂悠悠,歌聲伴我乘風走......」(電影《阿凡提》主題曲)則讓長期流傳於新疆民間的智慧人物阿凡提,在神州大地盡人皆知。
作為新中國培養起來的首批「新疆代言人」,克里木的一生都與新疆緊密相連。他窮盡畢生心血,讓新疆元素火遍全國。無數內地和海外的人們都是通過克里木的歌聲對新疆有了感性認識,知道了這裡的漂亮姑娘、智慧大叔;這裡的山甜水美、瓜果飄香;也知道了生活在這片廣袤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的婚喪嫁娶、喜怒哀樂,他也由此被譽為「軍人阿凡提」。
「我們是從小聽着克里木老師的歌長大的,他的形象和唱腔是新疆的一種符號和時代標誌。他的離世代表着新疆音樂文化一個時代的終結。」新疆籍音樂藝術家洪啟說。
創作不息 畢生致力唱新疆
1940年6月12日,克里木出生在新疆吐魯番一個貧苦的民間草根藝人家庭。10歲時陪同「翻身做主人」的父母投考新疆軍區第五軍第十四師文藝宣傳隊,年幼的克里木因着能歌善舞會打手鼓,也被破格招為文藝兵,「十七八歲便可以獨當一面」。
在1959年6月舉辦的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上,克里木作為獲獎代表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此後不久,又在剛剛落成的人民大會堂為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唱《日夜想念毛主席》。其間,毛澤東主席先後三次從座位上站起來為他鼓掌。
1960年,克里木上調到解放軍總政歌舞團,成為當時團裡唯一一名維吾爾族歌唱演員。後逐步成長為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並榮獲全軍第一批文職將軍。
從18歲到首都北京,克里木便立志要利用這個更廣闊的舞台,將自己的歌聲傳遍全國甚至全世界,讓更多的人通過他的歌聲、他的舞蹈了解新疆。克里木一邊唱着反映新疆的歌曲,一邊深入生活不斷創作新歌。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庫爾班大叔你上哪兒》、《羊肉串香又香》、《塔里木河故鄉的河》等都來源於生活,充滿地地道道的新疆味,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在全軍、全國多次獲獎,至今廣為傳唱。
克里木對新疆懷有深厚的感情,「關於新疆我有唱不完的歌,有說不完的話。」他不停地創作,不停地演出。他的藝術作品被製成各類音像製品廣為傳播。克里木說:「我就想通過我的歌曲,把新疆宣傳出去,讓更多內地、甚至世界其他國家的人了解新疆。我很自豪我是新疆人,我永遠歌唱我可愛的新疆。來吧朋友們,看看我們的新疆!」
服務戰士 日演七場不倦
作為軍隊文藝工作者,克里木常說:「我的歌聲永遠是為戰士服務的!」部隊組織的慰問演出,無論多遠多苦,他都從不推辭。1964年,克里木隨中央慰問團赴西藏阿里演出。劇烈的高原反應使得全團50個人只有3人到達最終目的地,克里木就是其中之一。他說,從海拔1,000米的地方坐四五天車,來到海拔5,000多米的阿里高原,看到長期在這裡駐防的解放軍戰士,才真正感受到他們的偉大。與他們相比,自己受的苦微不足道。
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有半年多時間克里木都在老山前線隨軍慰問。一次,他與戰士們喝着壯行酒唱歌,有戰士脫光了上身,讓他在背上寫「安全歸來」,克里木又加上了「戰士萬歲」。不幸,戰後幫着抬傷員的克里木看到了那位戰士的遺體。
事後回憶起這件事,克里木感慨地說:「年輕的戰士們為了祖國,性命都不要了,作為軍隊文藝工作者,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唱、不好好為他們服務呢?就是一天演七場也值得!」
據同為軍旅歌唱家的閻維文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下部隊慰問演出,一般都是兩到三個節目。而「老克」幾乎每次都要主動加演五六個節目,赤子情懷讓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