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有助提升成本效益改善盈利
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今年首季使用量激增60%,反映疫情下本港實施社交限制,令網上服務需求大增。金融學院轄下研究中心進行研究,以評估本港銀行應用金融科技現況,發現平均有86%受訪銀行已經或計劃將金融科技方案應用於各類金融服務及銀行營運流程,數據顯示在過去兩年,當銀行的金融科技程度增加10個百分點,成本與收入比率平均累跌1.67個百分點,而資產回報率則累增0.05個百分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金融學院轄下研究中心昨發表香港銀行業金融科技採用和創新調查報告,研究發現有54%受訪銀行認為金融科技在未來3年會令銀行的存款市場份額輕微下降,有65%認為對存款流動性影響溫和。研究又以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提出5個情景,以評估銀行對於未來10年金融科技發展看法,當中發現有6成至7成本港銀行,預計未來10年將出現銀行主導情景,即現有銀行致力邁向數碼化及現代化,並利用科技改變現有商業模式。
料為風險管理帶來衝擊
而在金融科技應用愈來愈廣泛下,受訪銀行均認為,未來5年金融科技對各業務帶來更大影響,尤其是個人財務及風險管理服務,全部受訪銀行均認為兩大業務未來5年無可能避免受金融科技帶來衝擊,其次為外匯交易和匯款、儲蓄和存款賬戶服務、支付和資金轉賬,分別只有3%、6%及6%受訪銀行認為5年後未有受影響,至於預期最不受影響的服務為保管服務,但亦只有26%認為保管服務5年後不會受金融科技影響。
而在受影響同時亦帶來機遇,受訪銀行認為未來5年,金融科技對銀行各業務帶來更大機遇,當中最多機遇的服務,依次為風險管理服務、按揭貸款及經紀服務,分別佔77%、62%及62%。而平均有86%受訪銀行已經或計劃將金融科技方案應用於各類金融服務及銀行營運流程,而最為銀行採用金融科技的服務包括個人理財、投資及財富管理及經紀服務,分佔100%、97%及92%。
利用科技改善作業模式
研究報告表示,所有零售銀行已將金融科技方案應用於包括數碼錢包和手機銀行在內的流動技術、雲端運算和開放應用程式界面,但不太熱衷於發展市場交易平台,因為這可能會影響銀行作為金融中介的角色。
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劉應彬表示,研究初步結果顯示,銀行更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有助提升成本效益,盈利亦有改善,相信銀行在未來10年有信心利用科技改善作業模式,保持核心銀行服務,不會被新競爭對手淘汰。而根據報告數據,在過去兩年,當銀行的金融科技程度增加10個百分點,成本與收入比率平均累跌1.67個百分點,而資產回報率則累增0.05個百分點。
另外,金管局分4個階段落實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I)功能,劉應彬透露第3、4階段開放API正在籌備中,因應或涉及客戶個人資料,令過程較為複雜,故局方需要更審慎處理,希望今年之內可有準則推出與銀行業界討論,並於明年落實推行。問到轉數快會否擴展至其他貨幣,金管局助理總裁(金融基建)鮑克運則指,轉數快是便民措施,而目前香港主要以港幣及人民幣交易,未來會視乎需求而考慮交易是否擴展至其他貨幣及納入更多交易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