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北斗導航系統與海軍遠洋發展

2020-06-29

許楨博士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

日前,中國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宣告完成。眼前,北斗系統軍用遠比民用普及,相比起其他兄弟軍、兵種,海軍艦艇使用北斗,尤為頻繁。而此前數十年,中國海軍高度依賴美國GPS系統。

在GPS進入中國軍用市場之前,解放軍海軍主要採用天文、慣性導航等技術手段,作航向、位置確定與修正。到了1990年代初,解放軍大規模使用GPS;直到1990年代中,相關設備大多外購,以日本產品為主。美方亦不大干預相關採購與應用。

GPS準確提供經緯度與高差,較諸傳統導航手段,優勢相當明顯。自當時起,中國海軍對GPS依賴日重。到了1996年,以海軍擔綱的台海大軍演時,美疑對大陸及台海地區GPS信號作「誤差處理」,這就震動了解放軍高層。

當時,解放軍海軍的水面主力,仍是老舊的051驅逐艦;其GPS系統所顯示之經緯度,竟在青海蘭州一帶。美方警告與威嚇意味並存,中方面對的情況,不可謂不嚴峻。痛定思痛,清醒的頭腦,讓中國啟動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全速發展。研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自是重中之重。

經歷1996年挫折後,中國軍艦陸續裝備「GPS/格洛納斯」雙套合一導航系統。而格洛納斯是由較為可靠的蘇俄研製、運作的。GPS精度稍高,格洛納斯的精度稍低,兩者互為補償和補充。一個技術上更先進,一個政治上較可靠,但核心技術和使用、改進權都並不握於國人手中。

因此,北斗一號衛星導航系統開始建設後,海軍艦艇開始使用「GPS-格洛納斯-北斗」三套系統合一的導航工作方式;在運作之初,北斗一號的精度同樣不足,但穩定度備受讚譽。十餘年過去,北斗一號一步步進化為北斗三號,其功能、穩定性和覆蓋性,據信已超越GPS衛星導航系統。

面向未來,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讓中國人在民生民用領域徹底擺脫了美國影響。在軍事領域,讓中國武器具備了精確打擊(俗稱「斬首」)能力,讓解放軍,以及傾向使用中國軍備的亞、非、拉諸國,在精確打擊方面,亦不必再仰人鼻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