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疫後城市設計再思系列-(完)】倡增單車徑 助「綠色復甦」

2020-11-25
■單車有可能成為港人日後主要的代步工具嗎?■單車有可能成為港人日後主要的代步工具嗎?

審視規劃不足 檢討建築條例

新冠肺炎疫情曠日持久,正當人人都在期望疫情早日結束生活重回正軌時,另一邊廂,相關業界人士已開展了後疫情時代關於建築及城市規劃的討論。疫情影響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暴露了本地城市規劃、公共空間、建築設計的種種問題。倘若再有世紀疫症來襲,香港是否有足夠抗疫能力及反彈能力(resilience)?記者採訪不同持份者,為後疫情時代的城市設計及規劃出謀獻策。

之前探討了香港公共空間存在的問題,聽取不同專業人士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議,希望在往後能夠齊來打造更多優質的公共空間,提升市民生活質素。事實上,疫情期間,為了防止病毒傳播,不同城市都實行多種措施,例如為了防止人群聚集,臨時變換道路的用途,改變市民通勤的方式。香港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防疫措施如限聚令、禁堂食令以減少社交接觸,與此同時也應思考香港的城市規劃該何去何從。正如有城市研究者撰文提到:「建築與規劃從來都是回應時代最重要的議題。」因此記者特別採訪城市規劃師,看看當前城市規劃如何做得更好;也有園境師和建築師指出打造綠色城市的重要性,有意見認為經過今次疫情,有必要檢討《建築物條例》。■採訪:香港文匯報記者 朱慧恩

疫情期間,各個城市都推出不同防疫措施,例如把道路劃成或擴建自行車道,鼓勵市民使用單車通勤,避免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像倫敦、巴黎、米蘭以至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等城市都有相關措施。此外,還有像「15分鐘生活圈」或「20分鐘生活圈」的概念也在疫情下成為熱話,即讓人們在15或20分鐘以內的行程解決生活所需,減少長途出行,有官員表示這些措施將來亦會成為常態。回到香港,過去大半年疫情反覆,為了截斷傳播鏈,市民選擇居家工作,政府亦實行限聚令等措施,但關於針對臨時城市改造的措施,則相對較少。不過,回溯歷史,因百多年前發生在香港的一場疫情,對往後本地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產生深遠的影響。

1894年,香港爆發鼠疫,當時太平山一帶有眾多華人聚居。由於壎芡藿珒c劣,疫情特別嚴重。眼見情況一發不可收拾,當年的港英政府決定收購該區的樓宇,清拆民居,並將之夷為平地,改建為公園,即現時的卜公花園。1903年,政府通過首個《公共壎秅峆媬v物條例》,對於房屋的通風、屋與屋之間的距離等都列出相關規定。《條例》的出現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往後城市規劃的發展。其實,近幾十年來,香港經歷過不同病毒的侵襲,包括禽流感、豬流感、寨卡病毒等,其中又以2003年的沙士最慘烈。然而,由於沙士爆發時淘大花園成為重災區,因此當時焦點都在如何解決肇禍的「U型渠」。而且沙士持續的時間未如新冠肺炎般長,當年未有引起對長遠城市規劃的討論,也未有根據實際情況修改《建築物條例》。不過,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曠日持久,影響深遠,也迫使我們直視及檢討現時城市規劃的不足之處,趁此改善。若未來再有世紀疫症發生時,城市也有足夠的抗疫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