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歲末上海有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8]     我要評論

 ■薛求理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2008年12月聖誕假期,筆者在上海數日。寒冬臘月,上海的城市建設卻是熱氣騰騰。四川路、南京路、四平路和其他馬路,整片的街區夷為平地,綜合的高密度大樓在建造。地鐵線在不斷延伸交錯。距離2010年世界博覽會開幕不到500天,盧浦大橋兩岸的大面積工地在開工,各國各場館奇形怪狀的輪廓已經初露端倪。外灘整個的地面在大開挖,從外白渡橋到十六鋪數公里,各種機械忙個不停。將來的外灘要做地下行車,路面讓給行人。而有100年歷史的外白渡橋則已拆卸到廠裡大修。金融危機波及到了內地的一些行業,但上海的城市建設卻不見放緩跡象。

地大好辦事

 上海是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旗幟。二十世紀初十里洋場的繁榮,雖然留下些貴婦餘韻,但到了1970年代文革結束之際,上海已經是千瘡百孔,捉襟見肘。1977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只有3-4平方米,市中心的許多弄堂房子皆無抽水設備。1978年改革開放初年,上海房屋竣工面積為234萬平方米,28年後的2006年,房屋竣工面積達到6506萬平方米,是1978年的30倍。人均居住面積也提高到20-30平方米。一般中年知識分子和專業人士的居住環境遠勝過香港的「中產」家居。

 原來上海市中心只有一個政治集會用的人民廣場,公園則是收門票的。現在公園全部免費開放,在市中心密集地區,拆除舊式里弄,建設大面積的綠地公園,如延安中路綠地、四川路虯江路綠地、老西門公園、太平橋湖等等,大面積的綠草地,人工開挖水面。這可能有悖規劃建築學術原理,但實際效果卻是給周圍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和視覺環境。

 上海和內地的大學校園多寬敞,且在郊外另有分校園,佔地數千畝不等,這本身帶來些運作上問題,但地大好辦事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香港的大學早行歐美制度,教師一人一房。現在上海和內地大學的「一人一房」則更為寬敞。同濟大學的建築學院有ABC三棟樓,且還有其他的課室可用。本港大學的建築學專業,卻都只能是大樓裡的一層兩層。現在上海復旦、同濟等大學,在校園周邊土地,大量興建高層的教學、科研、生產、商務大樓,土地和經濟收益巨量。本港大學要求發展,首先就是用地和樓面積嚴重不足,超負荷運行。效率高矣,但制約卻是明擺著的。

無休止的工地

 上海從改革開放初年聞風而動,但真正大規模建設則始自1990年開發浦東。不斷地大規模拆,不斷地大規模建。這個工地煙塵滾滾,似乎永無休止。城市越攤越大,中心城市之外,是無邊無際的住宅和別墅區。在上海的幾千平方公里,遠郊偶而也能見到些尚未被吞噬的農地,但多數支離破碎,起不到農業的作用。環路和各種快速道建了,但車輛增加更加快速。低矮破舊的房子拆遷了,窮人趕到了邊緣和遠郊,市中心迎來一批批新貴富人。到了遠郊的窮人(多數是原來市中心的「老上海人」)和落戶的「新上海人」,趕著行路上下班則更為艱難。

 從外灘的屋頂平台望浦東,平地裡又起了很多新樓。環球金融中心的「大扳手」在樓群中露出臉來。一個大晴上午,和朋友登到環球金融中心頂。上到大洞的上面橫樑,500米高度,金貿大廈的頂就在腳下,雖有陽光,卻濁霧重重,視線往西不過黃浦江,往東更是模糊一片。要辨認馬路和房子都難。玻璃既反光又模糊,加之污跡斑斑。登得雖高,卻望不到遠。原準備好好拍一組照片,最後張張都像稀泥漿裡撈出來一般。

 下午4時多,天已半黑,馬路上大車、小車、電單車、自行車亂成一團,行人在車流中尋空隙過馬路。暗潼潼裡車子竄到你面前。街燈好像全無,只靠路邊店舖的燈光,黃魚車上盜版書、碟片、帽子、衣服堆得滿滿,羊肉串的白煙在空氣裡繚繞,戴紅臂章的糾察頭縮在大衣裡。嚼不出空氣的味道,只覺生生的冷。這好像是更真實的上海。

 作者網頁:http://charliexue.spaces.live.com/

相關新聞
加沙戰事:文明衝突還是叢林法則 (2009-01-08)
寄希望於台灣同胞 加強兩岸青年交流 (2009-01-08)
再議董事禁售期 創雙贏方案 (2009-01-08)
歲末上海有感 (2009-01-08)
世紀大審即將展開 (2009-01-08)
把握兩岸和平發展主題 開創港台關係新局面 (2009-01-07)
改革開放30年 兩岸衛生交流突破 (2009-01-07)
繼往開來指明前路的講話 (2009-01-07)
建構港澳共同體 深化珠三角合作 (2009-01-07)
改善空氣質素不能只說不做 (2009-01-07)
布什「留英名」美夢成泡影 (2009-01-07)
贏了選票 輸了理念和承擔 (2009-01-07)
巴以衝突對油價影響有限 (2009-01-07)
中美30年:對手與夥伴的糾結 (2009-01-06)
全面理解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經濟 (2009-01-06)
政府應檢討居屋政策 (2009-01-06)
增加煙稅的最好時機 (2009-01-06)
借鑒美國經驗 共建潔淨香港 (2009-01-06)
中國商業十大熱點與啟示 (2009-01-05)
醫療券運作制度應盡快檢討 (2009-01-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