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革開放30年 兩岸衛生交流突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7]     我要評論

王立基 國家衛生部台港澳辦公室主任

 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兩岸在衛生領域的交流也隨之展開,特別是進入21世紀,兩岸通過兩岸民間組織、醫療學術團體相互訪問、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方式,衛生交流日益活躍。據不完全統計,從1996年至2008年6月,大陸醫藥衛生人員赴台參觀、考察、參會和合作團組共2523批,15679人次。2001年以後的5年間,大陸赴台人數平均每年都超過220批,1500人,交流範圍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藥、衛生事業管理及醫藥科技發展信息等衛生工作的各個領域。

一、兩岸共同開展防控傳染病交流與合作

 2003年3月發生非典型性肺炎疫情以及2005年年初禽流感在台灣發生以來,大陸衛生界,醫學團體通過民間渠道,積極推動兩岸在傳染病防控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為讓台灣同胞迅速了解祖國大陸公佈的疫情,保障台灣同胞健康福祉,大陸及時將重大疫情如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措施、診斷標準、治療方案等登入有關網站(如衛生部,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網站);同時,大陸的社會醫學團體還將這些信息分別傳給台灣有關單位和專家、教授。

 2005年11月,中國疾病控制中心與台灣疾病管制局直接建立了傳染病信息溝通機制,由中國疾病控制中心將大陸的傳染病信息直接傳送台疾管局。台疾管局也將台灣地區的疫情信息傳送給中國疾控中心。從2005年11月至2008年6月30日止,中國疾控中心向台灣地區通報疫情45次,台疾管局向中國疾控中心通報相關信息16次,雙向溝通傳染病信息累計61次。

 台灣專家多批次來大陸考察,交流疫情和衛生管理措施,共同探討對策。2003年4月,台北醫師公會代表、台灣「中研院」專家先後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廣東省、北京市醫療和防治科研單位,與有關專家舉行座談,交流考察了解非典型性肺炎防治情況。

二、交流經驗 取長補短

 2004年-2007年,「華人健康平台」研討會先後在台北、西安、澳門和香港舉行。中華醫學會、香港防護中心、澳門疾控中心等衛生管理人員和台北市醫師公會派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著當前焦點和熱點問題,如食品安全、愛滋病、人/禽流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藥品的安全與品質、亞洲的愛滋病防治等議題開展進行了討論,交流各地的做法,共同探討今後在各個領域的合作。

 2007年8月29日,衛生部台港澳辦主辦的海峽兩岸醫院經營管理高級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就大陸衛生政策與醫療產業發展,醫療保險與醫院經營,兩岸醫療產業投資經營政策和發展,兩岸醫院管理策略與契機及台灣醫管師培育制度等議題進行了研討。海峽兩岸的醫院管理專家、學者約50多人出席會議。

 2008年10月27-28日,「兩岸四地華人健康平台2008」在台北舉行。我辦以中華醫學會名義組織大陸25名專家赴台,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信息交換、藥品、食品安全與衛生、傳染病領域展開討論。四地共約100多人出席了會議。台灣方面十分重視,台「衛生署」負責人出席會議。

三、為台胞在大陸工作生活提供協助

 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往來日趨頻繁,經濟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在大陸定居生活的台胞台商不斷增多。由於就醫習慣不同,加之台商台屬在大陸就醫的醫藥費回台灣無法報銷問題,給在大陸工作和生活的台胞帶來了困擾。一些台灣醫學界人士或社團提出在大陸創辦或與我醫療機構合作,為在大陸投資經商、開展交流活動的台灣同胞提供醫療服務。

 2006年4月15日,時任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的陳雲林在兩岸經貿論壇上,授權宣佈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15項政策措施。其中第12項至第15項涉及醫療衛生,內容主要包括:在台胞較為集中的地方開設定點醫院,方便台胞就醫;為台胞在大陸就醫後回台灣報銷醫療費用提供便利;歡迎和鼓勵台灣醫療機構與大陸合資合作興辦醫院;允許台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台灣同胞可在大陸申請參加醫師資格考試、註冊、執業或從事臨床研究等活動。

 各地行政部門採取措施為台胞就醫提供便利,如江蘇省昆山市推出了台商醫療綠卡工程,建立台商就醫綠色安全通道,並與國際保險公司簽訂協議,方便台商就醫後的報銷,深受台商歡迎;上海市各級醫院均可接收台商就診;一些醫院建立「一門式」服務模式,在院內設立特需門診、綠色通道,編寫《台胞就醫指南》,收費施行國民待遇,各醫院基本做到一日一清單,解決了藥費單列等問題。

四、在兩會框架下開展食品安全合作

 衛生行政部門支持台資進入大陸醫療衛生領域,參與祖國大陸衛生事業的發展。截止2008年5月,衛生部已批准的台資醫院18家,主要集中在江蘇、廣東、福建等地。

 2008年9月28日上午,在海協會和海基會的安排下,大陸與台灣的食品衛生專家在北京就奶粉事件進行了溝通和座談。在溝通會上,大陸食品衛生專家向台灣專家詳細介紹了大陸奶粉事件的處置情況和工作進展,特別是在質檢方面採取的強化檢驗監管措施、對奶製品市場的整頓以及相關食品對台出口等情況。醫療專家還通報了大陸對受影響兒童的醫療救治情況。雙方專家還介紹了各自在食品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和運作方式,認為兩岸食品衛生領域應加強交流,加深了解,建立互信。雙方一致同意,在海協會和海基會的框架下,建立食品安全聯繫渠道和通報機制。該機制將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在海基會和海協會層面,二是在兩岸食品衛生和檢驗檢疫層面進行直接的業務溝通。雙方隨後將各自指定聯繫人,並商定聯繫、通報機制的運作方式,台灣專家還參觀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檢驗所和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

 根據中央批准,11月4日,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在台北簽署《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這對於促進兩岸民眾交往,增進兩岸同胞福祉,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具有重大意義。我部將發揮食品衛生安全綜合協調職能,採取有效措施,積極與各有關方面的溝通協調,確保協議內容得以順利實施。

五、港澳台醫務人員積極參加四川救災

 四川地震發生後,港澳台醫務界反應迅速,三地衛生部門第一時間向災區表示慰問,並表示希望派遣醫護人員到災區開展救援工作。我辦積極聯絡協調各相關部門,協助港澳醫療隊盡快抵達災區開展工作。香港方面先後派出了4批47人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工作,組織了防疫隊在四川映秀鎮進行防疫工作。香港醫療隊非常重視災後居民的心理安慰和康復治療,有關康復專家專程來我部,設計方案,提出願意為災區中的截肢傷員進行治療。澳門醫務界派遣了2批醫療隊41人在四川成都和南充工作,醫療隊參與多項複雜手術,還自發組織隊員慰問地震傷員。台灣醫療隊37人在德陽廣漢工作,向災區捐贈了破傷風抗毒素等物資,並主動進入居民點為老弱災民巡診。

 港澳台醫療隊在災區的救助工作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親情。三地與內地文化相近,不存在語言障礙,更易開展醫療工作。三地醫療隊的醫務人員也反映,通過在災區的工作,加深了對祖國的了解。

相關新聞
把握兩岸和平發展主題 開創港台關係新局面 (2009-01-07)
改革開放30年 兩岸衛生交流突破 (2009-01-07)
繼往開來指明前路的講話 (2009-01-07)
建構港澳共同體 深化珠三角合作 (2009-01-07)
改善空氣質素不能只說不做 (2009-01-07)
布什「留英名」美夢成泡影 (2009-01-07)
贏了選票 輸了理念和承擔 (2009-01-07)
巴以衝突對油價影響有限 (2009-01-07)
中美30年:對手與夥伴的糾結 (2009-01-06)
全面理解香港融入國家整體經濟 (2009-01-06)
政府應檢討居屋政策 (2009-01-06)
增加煙稅的最好時機 (2009-01-06)
借鑒美國經驗 共建潔淨香港 (2009-01-06)
中國商業十大熱點與啟示 (2009-01-05)
醫療券運作制度應盡快檢討 (2009-01-05)
為多元化的學與教資源籌謀 (2009-01-05)
面對逆境 更需「妥協政治」 (2009-01-05)
積極自信堅毅的中國軍事外交 (2009-01-03)
奧巴馬時代的中美關係 (2009-01-03)
中國海軍遠洋實力展望 (2009-01-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