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兩岸的政治框架,究其根本無非是三者之間的關係,即一個民族、兩個政治實體和一個主權。如果將國家主權直接與「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對接,則可以生發出「一個民族,兩個政治實體、一個主權」的模式。從目前情況來看,一個民族和兩個政治實體對兩岸都已經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面對一個主權的問題。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提出「兩岸可就國家統一前的特殊階段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兩岸未來政治關係如何探索,成為兩岸間熱議的話題。
兩岸政治框架探索時不我待
筆者曾多次指出,馬英九上任後兩岸關係在經貿和人員交往領域裡進展良好,但未來如何使兩岸關係不可逆轉,則必然涉及到兩岸的政治框架;而且兩岸政治框架的探索和確定必須有一個時間期限,那就是馬英九在2012年5月的卸任。兩岸政治互動必須以假設馬英九不能連任為前提,那麼留給兩岸政治互動的時間只有三年多時間。若在未來的三年多裡,兩岸能基本確立一個由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本為主導的政治框架,那麼2012年5月後,不管台灣內部哪個黨派或領導人上台,兩岸關係都有望在良性探索的道路上不可逆轉。
從這個意義上說,由兩岸官方倡導的和平協定已經時不我待;而且從更大的框架上看,和平協議不僅要解決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問題,而且更須為兩岸未來較長時間的互動提供一個基本的框架性保證。無論是台灣國際空間還是和平協議,若沒有雙方均認可的政治框架為基礎和前提,不啻將成為「摸著石頭過河」而充滿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也將使雙方在模糊探索的過程中充滿猜疑。因此,從現在開始,兩岸的有識之士就應當開始探索,未來的兩岸政治互動是否可能導致出現一個乃至數個可能的架構,以及在到達這一架構之前的一條乃至數條必要或可能的途徑。這也就是所謂的兩岸政治互動「路線圖」。
有了關於「路線圖」的概念,兩岸未來在包括台灣國際空間在內的一系列議題上的互動,才能遵循其內在的邏輯而不致陷入「盲人摸象」的狀態。
民族、政治實體與主權
兩岸的政治框架,究其根本無非是三者之間的關係,即一個民族、兩個政治實體和一個主權。雖然兩岸目前以「中華民族」這一文化和民族認同作為互動基礎,相較幾年前已經是一個難以想像的跨越,但在同一民族認同之下,存在兩個不同的政治實體,這卻是一個難以否認的事實。
問題是:這兩個同一民族之下的政治實體,與國家主權之間存在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是長期困擾兩岸的問題,也是過去若干年導致雙方產生「一中各表」爭議的關鍵,其癥結在於:雙方均堅持以各自政治實體為代表的國家主權。在這一爭執之下,才延伸出李登輝基於德國模式而提出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論」,亦即「兩國論」,以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
但如果將國家主權直接與「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對接,則可以生發出「一個民族,兩個政治實體、一個主權」的模式。從目前情況來看,一個民族和兩個政治實體對兩岸都已經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如何面對一個主權的問題。
公開分歧 集思廣益
筆者日前邀請了台灣海基會前秘書長邱進益和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前副所長李家泉,就這一問題首次展開公開電視對話。從現場情況來看,雙方對一中和一個主權均不存在異議,甚至對於一中之下兩個互不隸屬的政治實體也不存在爭議;最大問題在於:一個主權如何共享?主權共享是否可能變相成為主權再造?「中華民國」作為政治實體,是否將在「主權共享」的過程中搖身一變成為「主權實體」,以至於造成客觀上的「兩個中國」?
這些問題都是兩岸在探索政治關係時必然而且不可長期迴避的問題。因此,早一點將雙方的異同點攤在桌上,引起兩岸有識之士的思考和討論,將較迴避或遮掩要好得多。現在是到了關心這一問題的人們來共同思考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