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徐麗莎(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最近一齣電視劇的女主角以幸福為主題設計了一隻指環,結果推出市場得到大眾受落,這彷彿說明這件製成品能傳達創作者的意念,並引起他人的共鳴。教我想起托爾斯泰﹙Tolstoy, Leo 1828-1910﹚說過:「藝術活動就是人類將自己的情感、經驗,藉著動作、線條、色彩、聲音或文字表現形式,來傳遞給具有共同經驗者,以引發共鳴。」也即是說藝術或是圖像和所有媒體的創作行為,都可以溝通和銜接人們的感情。
圖像傳意與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伊始,已懂得運用圖象來傳達思想,如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期半坡類型的陶器上許多魚、鳥、蛙和人像等圖樣,長期以來受人讚美,認為這些形象本身能直接傳達藝術風貌和審美意識。我們可以嘗試回溯先民的創作過程──人們經常蹲在河邊合攏雙手成為窩形來捧水喝,當燒製陶器的技術發展起來,先民便記得捧水雙手那形狀而塑造了碗和盆來。同時,他們又察看周遭事物,把日常所見的飛鳥走獸等的形像描繪在器皿之上。試想,在一個裡面繪有魚紋的器皿(圖1)中注入水,那尾魚也就在「水中暢游了」!這不是趣味盎然、歌頌自然的設計作品嗎?
有些學者如李澤厚認為彩陶紋飾不純為了模擬自然,而是「具有巫術禮儀的圖騰性質」。譬如魚紋,就可能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意。加上彩陶紋飾都經過幾何化,由再現(模擬)到表現(抽象化),由寫實到符號化,正是一個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澱過程,在當年是意義重大的,因為它具有原始巫術禮儀的圖騰作用。雖然古代巫術對今日的生活似乎沒有直接關係,但從巫術禮儀的發展可知,先民已有一定的社會組織,而且開始思考自身禍福的問題,並且把這種思考和想像具體地以圖繪表達,藉以記載和流傳出去。
從石器時代開始,人們不斷在創造和發現各種具有含意的圖案,稱為象徵圖案,而這些圖案在歷史的長廊中便累積成「文化符號」。好像常見用於邊飾的雲雷紋(圖2),已是今日最能代表「中國風」的設計了。雲雷紋是雲紋和雷紋的合稱,也稱回紋,因其形狀與《說文解字》中的古文「雲」、「雷」二字相似而稱之。《說文》稱「山川氣也,從雨雲,象雲回轉形。」「雲」字為雲氣迴旋之形;又稱「陰陽薄動,雷雨生物者也。」「雷」字為回轉之聲。古人把兩種大自然的景象化成圖案,而這些圖案後來又演變成文字。
圖畫與語言文字
可見中國圖繪、語言和文字本質上是同源的。唐代畫論家張彥遠一語道出:「書畫同體而異名。」那是由於中國造字的原則之一──象形。難怪中國繪畫中不僅以文字題署,更加以詩文入畫,因為傳統上認為圖與文可合可分。北宋書法家米芾(1051-1107)的《珊瑚帖》(又稱《珊瑚筆架圖》)(圖3)信筆寫來,一時興起就畫珊瑚一枝於卷上,而且還意猶未盡,馬上歌詠一番,既反映出當時詩、書、畫已發展到「同一」和「統一」的地步了,更充分顯露書法家天真率性的本色,即興地把所見所想都記錄在紙上,把自己的意念通過圖畫和文字表達出來。
中國畫其中一種裝裱形式稱為「手卷」,手卷除了包括「畫心」(繪畫作品本身部分),後面還有一段長長的「尾子」。當作品裝裱好時,尾子原來是空白的,當觀賞者看罷整幅作品而有感而發的話,便可以在尾子的位置留言,稱為「跋」。跋讓一件已完成的中國繪畫的感染力持續,並在觀賞者之間引起共鳴,以下試舉《五牛圖》(圖4)來說明之。唐代繪畫尚未流行在畫上題款,所以韓滉(約723-787)並沒有說明他繪這幅畫要向世人傳遞怎樣的心聲,因而後世的觀賞者一面通過五頭形態不同的牛來猜畫家的心意。《五牛圖》曾為元代藝術家趙孟頫(1254-1322)珍藏,他在畫中共題了三段跋文,其中一段這樣說:「昔梁武欲用陶弘景,弘景畫二牛,一以金絡首,一自放於水草之際。梁武歎其高致,不復強之。此圖殆寫其意云。」史稱梁武帝非常尊敬陶弘景(456-536),叫人帶備重禮請他出山當宰相,他卻畫了一幅《二牛圖》作回覆。相傳圖中一隻牛自由自在地吃草,另一隻則穿了鼻栓,受人約束。梁武帝看了之後,立刻明白這位逸士的用心,既然陶弘景不願受約官場制度,就只有尊重他的決定了。及後,乾隆皇帝看過這幅畫後也題道:「一牛絡首四牛閑,弘景高情想像間。」觀《五牛圖》第一到第四隻牛,不論在就荊棘而擦癢,或是仰天長嘶,或是迎面而立,或是回首舔身的,都顯得神態自若。只有第五隻被上了鼻栓獨個兒背著其他牛隻踽踽而立,眼珠子卻偷偷瞧向同伴,看來果然是不甘被栓了。到底我們是被趙孟頫的跋文所感染,還是自古以來五牛的圖像本身引起了觀賞者共鳴?對此,我們無法得到絕對的答案,只知道韓滉出身高貴,又位至宰相,在農業水利方面的政績尤其為人津津樂道,所畫的牛不單外形畢肖,神態動作刻劃細膩,而且合乎解剖比例,對於一位唐代的士大夫畫家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若非事事親力親為,熟悉農村生活,絕不能畫出一種樸實的田家風味來!那麼韓滉曾否有感公務纏身,未能過著漁樵耕讀的寫意生活而鬱悶?
圖像與思想表達
人類一直不斷探索傳遞思想的方法,圖像、文字、語言和動作固然是最原始和基本的方式。當代的新方式如電話、互聯網和人造衛星等,就更加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與人連繫。可是科技雖然為人類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溝通方法,但卻不代表人與人之間有更深入的溝通,感情達到更高層次的昇華。或許我們得到的資訊實在來得太容易太直接,也瞬息萬變,根本來不及思考和沉澱,未有好好放在心裡便要接收另一個新東西,人的感受就被淹沒在資訊的洪流裡。藝術圖像的表達和接收是要透過不斷想像和思考,把客觀事物和主觀情感經過心靈轉化才得以傳遞溝通。藝術之所以是永恆的,也是因著這種轉化過程而得以延續。今日的企業也紛紛認同具備溝通技巧和互動能力的人,是最重要的人力資產。也許圖像傳意思維在未來會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橋樑,把不朽的藝術與便捷的科技融合,衝破空間限制,打破隔膜。況且,藝術原本就不是一些高不可攀的東西,它是先民手中那繪上魚紋的生活用器,是士大夫筆下的塗鴉,我們何不主動地認識多點,為自己的溝通技巧和互動能力增值?(本文及圖片由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圖片資料
圖1:新石器時代半坡型人面魚紋彩陶盆
圖片出處:甘肅省博物館編:《黃河彩陶》,頁40
收藏地:中國歷史博物館
圖2:雲雷紋
圖片出處:杜迺松:《青銅器鑒定》,頁49
圖3:米芾《珊瑚帖》(局部)
圖片出處:單國強編:《宋元青綠山水與米氏雲山》,頁60,64-65
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圖4:韓滉《五牛圖卷》(畫心部分)
圖片出處:國家文物局編:《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書畫卷)》,頁137
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