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芬 立法會議員
財政司司長日前宣讀新一份預算案,一如外界所料,過程是驚喜欠奉,驚險有餘。值得環保人士留意的,是司長正式提出「綠色經濟」的概念,將環保事業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連在一起,這無疑是政府向前跨出的一大步。
預算案內提到的許多環保政策和措施,包括:粵港環保合作、政府建築物設節能設施和系統、資助私人大廈業主從事碳審計和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工程、電動車試驗計劃及稅項寬免等等,從宏觀層面這些都應該予以肯定;但筆者認為要成功,必須達至全民起動,上下啟動,方能達至增加就業之效。
其實,政府的建議是一個對社會發展新方向的概括觀念,普羅市民對此根本無從認識和了解,單靠理念相信難以達至普及綠色經濟之效。例如過往政府絕少為青少年進行深入和具專業水平的環保意識培訓,大中小學生一般只會從理念上認識何謂環保,環保人士又集中以壓力團體方式出現,對於那些較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卻完全缺乏,例如何謂節能,如何才能有效在技術層面善用資源,在建築上用何等質量的物料才能符合環保要求,使用哪些省電照明系統、節約用水器具才能達到能源效益等等,都是要配合科技知識的環保技術。又例如政府建議撥款四億五千萬元資助私人大廈業主進行「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綜合審計」及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的工程,政府必須提供足夠培訓課程,吸引他們加入該行業,讓更多需要工作的人士受惠。
全民推動「綠的社會」
政府若真的要建構「綠的社會」,應分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從下而上,推動全港性的「綠色運動」,從綠色生活、綠色飲食、綠色採購三方面入手。所謂綠色生活,就是要讓每一名市民從細微處著眼,在日常生活上每個細節中體現真正的環境保育精神,對於普羅市民來說,可提倡全面自備購物袋或購物盒、使用較環保的公共交通工具可獲車費資助、大力推動舊衣回收運動等,鼓勵市民在衣、住、行等多方面與綠色世界全面接觸。
綠色飲食方面,政府應鼓勵市民多進食綠色食品、減少對食物的浪費等,以保障市民自身的健康之餘,亦可大大減少社會對動植物的不必要虛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大家需知道,「食物鏈」是一個又一個的生命循環,只要能減少一點浪費,給予生態系統帶來的生機可能遠比想像的多;此外,一直被認為是符合環保原則有機食物和製品,價格普遍予人「貴」的感覺,政府其實可從此著手,資助有關生產商,或甚至資助低收入家庭惠顧該等食品,以便該等食品能令更廣泛的階層受用,相信該等工作將可令環保工作在市民日常生活的滲透率大大增加。
承如筆者於早前向司長提出的建議,要有效推動「綠色經濟」,前提是政府部門以身作則,盡快落實綠色採購,優先考慮本地的循環回收產品,同時,當局應致力釐定環保要求標準及綠色採購範圍,這樣,許多大機構和普羅市民自然會「有樣學樣」,致力參與推動環保文化,在購買甚麼東西,使用何等物品的時候,也會自覺地考慮採用較為環保的選擇,在市場需求導致價格下降,價格低廉會給予更大的市場空間的供求定律下,社會上「綠的氣氛」便因而慢慢形成,政策自可事半功倍。政府建構的「綠的社會」自然水到渠成。
環保工作不要「虎頭蛇尾」
環境保育是社會多年來要求政府切實執行的工作,筆者作為環保促進會主席,亦曾多番倡議政府積極策劃及配合有關工作,如今政府終如我們所願,以此為題推動未來的發展,該理念和方向是絕對正確的,但筆者更期望的,是政府不要「虎頭蛇尾」,只談宏觀概念,落實時卻與市民和環團的期望出現極大的反差,這樣不但不能把環保工作真正地做好,更會適得其反,令期望變失望,然後又為政府的表現大打折扣。
政府宣佈要新成立綠色建築議會,筆者認為方向是正確的,值得支持,但議會的成立只能提供環保策略的大方向,實際工作上應清楚釐定由何開始,例如油髹一幅牆應用甚麼油漆才能符合環保標準,哪些油漆質量較高等等。因此,本人建議政府應將議會的諮詢架構擴大,讓各行業的人士有機會參加,使整個推動最終能達至全民受惠,增加就業方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