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3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封面故事:青春是辦刊物的理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stadt》編委其中三人:(左起)Penny、雨希、小土。

文、圖:李卓賢

 香港沒有特產,唯有醒目仔最多,記者也認識一個半個。醒目仔曾做雜誌編輯多年,左手消費,右手潮流,滿腦雄心壯志,嘴邊機會多多,手中不時展示品味習作。

 但聰明人機關算盡,只停留在銖苗計較,辦刊物只聞樓梯響。今天,醒目仔知道年輕人自資搞文化刊物,在旁冷笑他們既沒計劃,又沒錢賺。但記者覺得,一來人家不是為錢,那是搞理念出版;二來人家兄弟多,並非曲高和寡;最重要的是,只要手執成果,踏出了第一步,那才叫做可能。

 自從《月台》、《字花》千禧後登場、ROUNDTABLE盤踞《META》、《眾獨》、《尋》短暫爆發,好一段日子未見文化青年動靜。早前詩人關夢南還在報章感嘆文藝雜誌要走出資助迷思,偏偏4、5月江湖蠢動,兩份自資文化刊物《80s Renaissance》與《Stadt》分別面世,搞手更是一幫八字頭,嫩口。

《80s Renaissance》讓青年知道

 兩本新刊物中,雙月刊《80s Renaissance》最先於4月下旬出場。當記者訪問三名編輯那天,各人已手執數本自家製作成果。

 「最初我想做一本書,集合不同大學生的作品,可是搞FUNDING太麻煩了,於是打算以不太嚴謹的方式辦文學雜誌。」編委小花憶述最初在茶餐廳與秋強談得起勁,確立刊物雛型:每人夾數百元,辦《秋螢》規模的小刊物。後來四出約稿,秋強找來過去在城大唸書一起搞文集的朋友曉捷,對方得知行將起義,也興沖沖地加入,形成三人行的局面。雜誌後來得到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活動資助,加上營辦印刷事業的Jason仗義幫忙設計排版,整件事情又變得不太一樣。

 有時二人三足,尚且作滾地葫蘆,三人六手的《80s Renaissance》編委,竟異口同聲說大家文藝觀相近,天生不怕蝕底,也沒有甚麼不能讓步的原則。

 「很多人喜歡寫東西,但只能寫給自己看,我們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平台,可以讓大家發表和分享。」小花補充:「喜歡文學的人其實很多,但他們只是看書,默默寫作,雖然在我們身邊但看不見。我們希望group起他們,讓他們有機會發表。」

 秋強也補充:「雖然我們三個人寫得不好,但我們熱愛文學,不計較就不會有衝突。」他指出坊間的文學刊物,要麼是門檻太高,要麼是雖然可以吸引別人投稿,但園地的開放度有限,編輯與固定作者佔據發表空間。雖然《80s Renaissance》並非搞對抗,也欣賞各刊物的成功之處,但他們仍旨在為難以發表的年輕投稿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創刊號《80s Renaissance》無論外觀和風格,均教人聯想到大學學生編委會推出的雜誌。編輯們認為,這正正讓大家反思為何大學生風格的寫作,難以見諸文藝園地,也正好突出他們以學生為本的特色。

 三位即將或已經成為教師的編輯,再加上細意培養的學生風,令新刊物教育味濃。事實上這部新的文藝刊物堅持保留人物訪問部分,以第一期訪問鄭培凱教授為例,旨在向同代年輕人介紹「編輯之選」的重要文化人,補充現有文化刊物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開闢師生園,鼓勵校長、老師與學生投稿,讓三者之間透過園地互相理解交流。編委預料,就算資助用盡,他們仍會以自資的方式經營,繼續摸索園地的方向。

《Stadt》進民間拆牆

 最初記者接觸《Stadt》時一頭霧水,跑到維基百科翻一翻這個詞語,如此一來正中編者下懷。

 「當初想到『城市』這個概念時,就想到用別的稱呼,讓看到的人感到好奇。有不少人看到名字以後會問:Stadt是甚麼意思?人們平時行過也不會看一眼,現在會因為名字陌生,所以看一看。」雜誌的發起人雨希挑戰記者和讀者的期待視野。

 雨希一直與同伴Penny組織寫作活動「先有寫作後有會」,後來在參與一次文化聚會時,雨希和同伴談起大計,腦子一熱開始與大家約稿,初成立的編輯小組由三個人擴展至九人,由開始到現在不過一個月。

 因城市之名而生的文化雜誌,或以建立品味與風格,或整合城市的文化氛圍,或連結不同城市資源。然而《Stadt》既非文化企業,辦刊物自然有其不按常規出牌的彈性與活力,雜誌創刊號將以「旺角」命名,除了邀約作家寫稿,將落旺角區與街頭訪問在當中生活的人,編委們預計這種走進民間的出版運動,將有可能走進銅鑼灣大埔元朗梅窩。雨希說:「正因為大家沒有錢,這樣才能成事,一般『度橋』要幾個月,考慮資金又要幾個月。其實雜誌出了你自然會考慮錢,沒有錢你就做不下去,加上我沒有甚麼商業頭腦也就不去考慮,PK就PK。」

 刊物的另一位成員小土亦說:「雜誌本身有幾個主線,一、文藝和文學;二、潮流;三、社區。我們把幾項放在一起,這已是全新的東西。人們常說香港的城市很有特色,那必須透過不同方式去發掘出來,在不同的地區利用不同媒體去表達。」

 編委在製作《Stadt》時的最大體會,是透過訪問多了接觸社區的機會,接觸過去從來沒有想過的城市感觀,人們對街道和社區有不同看法,樓下阿伯或者鄰座金毛男,都是旺角書寫參與者。

 在過程中雨希有深刻的體會:「有些人會說:我們襯不起你們的雜誌。他們會認為文化很高,眼光令你不太舒服,並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我不知道社會為何令他們這樣想。」《Stadt》成員嘗試透過社區的訪問與寫作,把文化帶進民間之餘,也希望讓文化脫冕,讓大家知道自己「生活在文化中」。

 現時《Stadt》組稿進入最後直路階段,訪問當天編輯們還與記者研究用甚麼封面,至於整本雜誌以甚麼形式面世,編委守口如瓶,教人在整個5月,期待他們隆重出場。

相關新聞
貓你看了嗎? (圖)
迪麗雅.漢娜 (圖)
麥咸.加農 (圖)
加里.巴爾托洛 (圖)
點評集:請給觀眾多留點空間 (圖)
活動推介:鋼琴大師戴柏圖訪港獻演兩場
百家廊•虛擬人生 (圖)
杜亦有道•一代大美人
隨想國•廚藝的悲涼
娛視觀•張家輝與謝霆鋒
琴台客聚•蔣廷黻的「自決」 (圖)
翠袖乾坤•可人兒
醫情識趣•沿途有你
日本口罩大流行 防病毒 抗花粉 (圖)
不快樂者 更愛看電視 (圖)
查爾斯干預設計被投訴 (圖)
紐約副市長捉捕劫匪
古董相機 重溫攝影樂 (圖)
收購舊相機 公私兩忙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