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Stadt》的街頭訪問。(由被訪者提供日)
同樣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同為文化參與者,正因為對香港文化版圖有所補充,才不惜工本自掏腰包辦刊物追趕理想。
對於八十年代青年的寫作,《80s Renaissance》編委秋強在徵稿的時候,留意到年輕人在寫作時較重視文字的華美,細心營造句子,但比起上一代的年輕人,文字少了內涵,在精神方面顯得不足。另一位編輯曉捷也補充,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生活在較安穩的環境中,成長的過程中較自我中心,就算要寫社會,也只會書寫身邊企及的,未能觸及更廣。
無獨有偶,在和《Stadt》的雨希做訪問時,也談及相似情況。雨希形容,八十年代的年輕文化愛好者都很有心,但她會疑惑,為甚麼他們投稿文化雜誌寫旺角,總離不開二樓書店。她坦言,一個地區其實除了二樓書店,還有更多看不見的(文化)值得書寫。
「當我們嘗試把文化推向不同界別的人,為甚麼寫的人仍停留在他們的『文化』裡面,要把自己困在一個圈子,而把自己隔開?例如在台灣,就算你不是讀文科,接觸文化也不會覺得奇怪,也不是某些小圈子的標籤。所以說到底,也是我們社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