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中國的對外機構,在美國是最大最多。但是否表示,當下,中國的戰略重點在美國?應該不能簡單做結論。筆者想,大概應該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就是哪裡的生意多哪裡就是第一重點。自然,所謂生意多,要看現狀,還要看發展趨勢。這樣一算,中國的戰略重點在亞洲。
現在,中國和日本、韓國三國之間的貿易額,已經大於德法英。在亞洲,還有印度、東盟十國。在金融風暴打擊下,筆者相信,北京在深刻的思考,是繼續老路子靠美國市場、歐洲市場,還是首先着力經營好鄰居市場。在北京,地緣政治派正在抬頭。
在不久前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很清楚的看到,中國在彌補曼谷東盟會議流產的遺憾,同時,也勾勒出中國亞洲新戰略的輪廓。本來,中國預定在東盟峰會上宣布,將設立一個規模為100億美元的基金來幫助促進東南亞的基礎設施項目,並計劃在未來3-5年內,向東南亞國家提供150億美元信貸,以幫助這些國家應對金融危機。但由於這次會議告吹,北京便藉博鰲論壇這相對低層次許多的會議公布,說明中國不想錯失時機,拖延了自己的亞洲新戰略的實施。
中國還決定設立總規模為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支持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中國還提出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總之,中國謀求發展亞洲共同市場,並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中國將重點轉移到亞洲,也是應對金融海嘯的需要,歐美的衰退,亞洲的崛起,自然要求中國加大亞洲的市場份額。還有,維護中國在南海、東海的權益,擴大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影響力,都要中國的新戰略重視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