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能源開發與中國能源戰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05]     我要評論

劉 濤 宏觀經濟分析師

 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醞釀已久的《新能源產業振興和發展規劃》已上報國務院,並將擇機出台。據悉,根據規劃,到2020年,除水電外,可再生能源佔中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有望從目前的1.5%升至6%以上。

 對於新能源開發的重要意義,無論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對於目前中、印、巴西等崛起的新興大國而言,越早投身於下一代能源的競逐,越有利於在未來的國際體系中奠定優勢地位。從全球視角來看,以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在經歷2007-2008年的短暫繁榮後,經過半年沉寂,又勃興起來。不過,這一波新能源熱,相當大程度上是因為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希望通過「綠色經濟」擴大就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等政策或理念帶動起來的。

開發新能源基於戰略考慮

 而當前中國高調重視新能源開發的背後,更多是一些基於現實的戰略考慮:

 其一,出於對國際原油價格重新上漲的擔憂。與歐美不同,由於歷史上石油長期自給,中國未受到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對於降低能源依賴的重要性都缺乏認識。而2008年國際油價的瘋狂上漲無疑給了中國一次極大的心理衝擊。

 其二,客觀上中國也存在開發替代能源的需求。儘管並非所有人都贊同全球石油開採量即將枯竭的「頂峰論」(Peak Oil),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近幾年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四處尋找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動用了巨大的外交資源,也投入了相當多的外匯儲備,使得中國獲取能源的邊際成本變得越來越高昂。而新能源大多是可再生能源,是化解這一問題的良方。

 其三,中國經濟正面臨一個潛在威脅,即未來歐美很可能聯手,以碳排放為借口,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額外關稅。由於過度消耗煤炭、石油這些傳統能源,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由此也導致美歐、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要求中國承擔更多減排義務的聲音越來越高。

 對於中國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雖然詳細內容尚未公佈,但我們大致能從有關方面透露的信息中了解到其大致輪廓:未來十年內,國家準備投資超過3萬億元的資金,推動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仍面臨許多障礙和問題

 然而,要振興新能源產業,未來還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

 首先,如何保持新能源開發投入的連貫性。對於尚處於嬰兒期的新能源而言,與石油、煤炭等成熟能源相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後發劣勢。其次,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如何保持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發展比例,以及如何在各種新能源之間保持一個最優的投入比。同時,還有一個如何協調新能源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衝突的問題。再次,對於民間資本如何進入並發揮作用要有可操作性。從利益動機來看,國有壟斷企業並不歡迎來自新能源的競爭;即使逼不得已,也要把新能源開發的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最後,也是筆者最希望強調的,不能以功利主義心態將新能源開發簡單化為今後兩三年內走出經濟危機、拉動經濟增長的工具,而應將其視為長期內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的重大戰略舉措,並提升到適應低碳時代中國城鄉居民生活方式的高度。否則,就很可能成為地方政府追求政績的新目標,導致一哄而起、低水平重複和盲目開發等後果,造成土地和資源的耗費。

相關新聞
《家暴條例》修訂:求大同 存小異 (2009-06-05)
推動港科研協作免被淘汰 (2009-06-05)
盧武鉉現象的歷史反思 (2009-06-05)
澳洲人不賺中國公司錢? (2009-06-05)
戰略重點轉移亞洲 (2009-06-05)
新能源開發與中國能源戰略 (2009-06-05)
胡吳會:兩岸關係發展的新起點 (2009-06-04)
奧巴馬如履薄冰陷阱處處 (2009-06-04)
病菌就在細節中 (2009-06-04)
派糖效用成疑 (2009-06-04)
對英語地位的反思 (2009-06-04)
母語教學名存實亡? (2009-06-04)
普選無法取代問責制 (2009-06-04)
擴大內需應向港開放保險業 (2009-06-03)
蓋特納不應只是推銷國債 (2009-06-03)
「微調」可能產生的變化 (2009-06-03)
完善空氣污染管制條例 (2009-06-03)
什麼是母語? (2009-06-03)
朝鮮半島首要保持和平 (2009-06-03)
勿將紓困措施政治化 (2009-06-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