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汶羽 民建聯副發言人
近日,有報道指大學排名影響大學生就業的薪酬及應徵機會。雖然這不代表排名高的大學生生產力或能力較其他的高,但從僱主來說,這是一個較容易及成本較低的揀優方法。
在教育經濟學中,有一理論名為標誌論(Signalling Model),指出教育與人力資本的生產力是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但由於生產力較高的勞工的學習成本比低生產力勞工的為低,例如學習同一課程,高生產力的人會以較少的時數來完成等等。所以,高生產力的人往往會獲得較高學歷。
同樣地,能入讀排名較高的大學學生,通常其生產力較排名較低的學生高。因所有學生都在同一市場中競爭,入學的機制已成了揀優排劣的方法,從而能證實其能力。
為何僱主要利用大學排名來聘請員工呢?因為僱主往往只能用上幾小時去認識僱員,僱主用上排名來選擇聘請那位員工,可以大大減低其「交易成本」。
對於排名較低的大學的學生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壞消息。筆者畢業於嶺南大學,在多年的大學排名均位列較低位。對於初次踏足勞工市場的年青朋友來說,標誌論中解釋了為何僱主多以學歷或大學排名去選揀聘請那位員工的理論,是我們須了解的。
但再想深一層,在僱主的這種想法下,如何突破,成為被聘請的一員呢?第一,筆者不認為教育與生產力是無關係的,否則,莘莘學子又何須接受教育十多年呢?第二,標誌論強調的是僱主用上排名、學歷等來選擇聘請那位員工,是因為可以減低其「交易成本」。因此,年青朋友需以出示一些「證明」來說明自己的生產力不比大學排名高的學生為低。現時,小學生的家長已明瞭這個問題多年。故此,他們的子女的課外活動多元化,游泳、鋼琴、小提琴、跑步、繪畫已成為了他們必不可少的技能。
同樣道理,大學生在三年的求學期間,實為畢業後與同屆學生競爭的增值、裝備時期。除了一般的上課外,交流、實習已成為了必不可少的經驗。如何在就業市場中,突出自己,就決定於三年來為自己配上了什麼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