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特首將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擴大人民幣業務的進展。
當中國於國際舞台地位不斷提升同時,人民幣逐步國際化是必經之路,而本港完善配套正好在境外提供一個極佳的「試驗」場地。本港由04年起可經營存款、匯款、兌換及信用卡等四項個人人民幣業務,銀行成功「飲頭淡湯」,但基金方面至今仍未獲准參與其中。銀行界人士認為,讓基金擁有人民幣頭寸,涉及內地開放資本帳,等同讓人民幣與外幣自由兌換,也難以確保基金所持的人民幣頭寸百分百投資於人債及國債,故監管上仍有問題需待解決,料短期內仍難以成事。
難保頭寸百分百投資人債
工銀亞洲(0349)董事暨副總經理黃遠輝向本報表示,由04年容許銀行正式經營人民幣存款至早前中央來港發行國債的進程中,其實正正累積內地對香港的信心。他指,本港的人民幣業務未來仍有好多發展空間,除了在現有的業務上作出伸延外,亦可望獲中央於本港新增人民幣貸款業務,包括企業的經營資金貸款、雙邊貸款及銀團貸款等。
至於可經營的機構名單可否獲得擴展時,黃遠輝指,出於本港經營或參與人民幣業務的機構需擁有人民幣頭寸,要擴展認可的機構名單,即等於容許這些機構合法獲取人民幣資金。要將人民幣「由無到有」,即是要有渠道讓基金將持有的外幣,包括美元、港元、歐元等兌換為人民幣,同時亦要有渠道讓人民幣兌換為外幣,在「有來有往」的模式下,涉及內地的資本帳開放。加上要有足夠的監管措施確保基金獲得的人民幣頭寸100%投資於人債及國債中,並要面對資本帳開放對人民幣匯價引發的波動性,在眾多問題未得到解決前,料基金要獲准參與其中,短期內仍難以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