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財政部上月底在香港首次發行人民幣國債。
人民幣國債成功在港發行,對本港債券市場發展將產生積極及長遠的影響,但本港需要更進一步檢討目前的制度與規則,以深化搞活本港債市。最新發表的《中銀經濟月刊》指出,本港一直都希望做大做強債券市場,以強化金融中心功能,但成效並不顯著。是次發行國債,翻開香港債市新一頁,發行國債有助於形成人民幣債市孳息率,並優化債市結構,有助於增強香港金融中心功能。
中銀指出,因應人民幣債市發展,本港需要逐步形成人民幣債市孳息率基準,財政部在本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可為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提供基準利率,為未來內地金融機構與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與交易提供定價基礎。
完善人債二級市場
本港債券市場一直存有多項缺點,隨着國債發行可望掃走部分不足之處,該行認為,問題包括市場規模較小,發債體較單一,沒有主權國家發行的國債。此次人民幣國債發行令香港債市的發債體更加多元化,有助於深化債券市場的廣度、深度,優化債市結構,提升債市的投資價值。
然而,中銀認為,本港需要積極檢討目前的制度與規則,尤其是人民幣債券在二級市場的交易方式及成本等,以提高市場流動性,吸引更多非居民參與人民幣債券產品買賣,增強作為人民幣債券境外發行及交易的功能與競爭力。同時,逐步拓展人民幣國債品種,尤其是吸引10年期以上的長期國債在港發行,形成人民幣國債孳息曲線,為人民幣長債提供利率基準,以完善本港作為經營人民幣業務境外平台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