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三代掌舵人黃達堂78年接手捷榮後,建立起現代化管理。
——港啡茶供應商一哥 冀成亞太餐飲供應龍頭
本報記者 邱婷
影視紅星陳豪的《品味咖啡》節目帶起本港一陣品咖啡熱潮,找來陳豪代言並贊助節目的老字號捷榮集團,亦以嶄新姿態進入消費者視線。創於1932年的捷榮由最初售賣雜貨、咖啡紅茶的辦館,發展成為現今本港最大的啡茶供應商,而第三代掌舵人黃達堂的願景則更加遠大,要做「亞太區首屈一指的餐飲業供應商」。
營商有道 黃達堂的祖父可以說是香港第一代的茶餐廳創辦者,而今天無論是在街邊的茶餐廳或麥當勞、大家樂等連鎖快餐店,還是在消費區的酒店,消費者都可以嘗到捷榮生產的新鮮即磨咖啡。俗語云:創業難守業更難,黃達堂卻直言,不認為自己是守業者,他說,「要將家業發揚光大難上加難,但做生意,不進則退,不能靠守的」。
黃達堂:將「人治」變「法治」
黃達堂感嘆,今天現代化管理下的公司與30年前已是兩回事。1978年接手捷榮,當時25歲的他雄心勃勃,一上馬便提出「企業管理要系統化」,他說,「家族式生意通常是『人治』,我要將它變為『法治』」。要用現代理念改革一個老字號實非易事,何況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實行「老臣子」們前所未聞的「信貸管理系統」。
以前唐人家族生意講一個「信」字就可以,無需立據。黃達堂提出,要根據客人的營運狀況和財政情況考量其信用度,即遭來跟隨祖父、父親打下江山的前輩們反對:「有無搞錯啊,我信了他幾十年,你搞的這一套,即是不尊重他!」前輩們存在傳統觀念,抗拒新概念的引入,加上當時有一批新同事加入公司,一度產生新舊文化衝擊。
但在黃達堂眼中,企業化、科學化管理不能只靠「我信他」這三個字,即使有阻力亦要堅持改革。經過兩年的不斷磨合,信用系統的建立很快便見成效,終於令前輩們漸漸接受新觀念。黃達堂亦說,很讚賞他們的轉變。
改革銷售團隊 建立公司文化
另一項是銷售團隊管理改革。過往實行獨立佣金制,經常出現內部銷售人員爭客的情況,「以前員工常爭着去旺區,不肯去邊遠但有潛力的地方。例如當時的新界很僻靜,而現在的新界已非常蓬勃。」黃達堂提出實行「分區制」,建立覆蓋港九各區的團隊,集中區域推廣,又可省卻銷售人員到處跑的時間。一開始前線員工亦不太理解,但經過實踐後,可見這種方式令大家都得益,分工合作又可互補不足,令業務表現事半功倍。
黃達堂說,自己特別重視公司文化的建立,會適時對員工進行思維培訓,令員工認同公司經營的理念,這能對公司經營產生積極的影響。他說,「現今做生意已不是簡單的『一買一賣』,售前售後服務亦非常重要」,故很願意投資建立經營系統及聘請顧問培訓員工。
女兒各有發展 不勉強承家業
黃達堂對家族生意的傳承亦持開放態度。現時他的三個女兒均不在捷榮任職。他直言,做一個領導者必須非常專注,加上自己背着家族包袱三十多年,很是沉重,不想下一代也承受這些。「企業管理,有能者居之,我已計劃6年後退休,到時找個CEO回來,我就退居幕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