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書資料豐富,研究者大可據而尋之。 作者提供
黃仲鳴
研究小報,在內地雖沒蔚然成風,但成果不俗,先有李楠的《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研究:一種綜合的文化、文學考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二零零五年九月),緊接孟兆臣的《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零零五年十月)又出台,兩書出版只隔一個月。
據說,為了研究小報,兩人都是一頭栽進故紙堆裡,耗時數載,始有所成。李楠更在一張《小日報》中,發掘出張愛玲的《鬱金香》,哄動一時。李楠的書從「考察」出發,博引旁徵,論述夠強。孟兆臣書最厚,達六百七十餘頁,上篇是論述,下篇是各小報小說目錄初編,資料豐富。但我翻查他的《小日報》目錄,竟無《鬱金香》,是否一時大意走眼了?看他寫《小日報》那一節,也有一疑問。他說,《小日報》的歷史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創刊(一九二六年八月一日)至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第二個時期從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八日至一九四八年八月。兩個時期之間的幾年,即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七日,究竟有沒有出版?有出版的話,又屬什麼時期?沒有說明,而在《小日報》的目錄中,卻列有這「空白時期」的報紙。張愛玲的《鬱金香》由一九四六年五月十六日起連載十六日,即在這一「空白時期」,孟兆臣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一時期的報紙,致遺漏了張愛玲。
不過話說回頭,孟兆臣這部書的資料確豐富,研究小報者大可「按圖索驥」。上篇還有一章指出,最早登載小說的報紙和最早見諸報紙的小說,他追溯至一八八二年五月十八日創刊的《滬報》,重刊了夏敬渠的《野叟曝言》。《野叟曝言》成書於乾隆末年,光緒年間才見有刊本,缺誤指不勝屈;《滬報》特請名手一一補足,並排日刊載,反響熱烈,《滬報》銷路大增。
李楠卻說:「真正的小報鼻祖還應該是同一編者(作者按:指李伯元)於一八九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創刊的、真正以休閒為主旨的《遊戲報》。」這與孟兆臣所說不同,或者是二人對小報的定義有所迥異吧。不過,《滬報》確是貨真價實的小報,亦是「以休閒為主旨」也。
據云,晚清民國時期的小報逾千種以上,上海圖書館藏量最豐。孟兆臣埋首三載,將資料尤其是小說資料整理編成目錄;這種死功夫,值得一讚。李楠索性移船就磡,在上圖附近賃屋而居,日日翻報而讀,其刻苦可見。我想,最堪一記和加以稱讚的是,能將這類不為識者一顧的小報,得以保存下來,才是真正的功德無量。反觀此地圖書館卻無史識眼光,一概不收。迄今所藏的「鳳毛麟角」,只是民間擁有,再捐予或售予「覺今是而昨非」的圖書館。
當年香港的小報,亦云眾矣,如《石山》、《先導》、《骨子》、《開心》、《胡椒》、《探海燈》、《春秋》等等,甚至早期的《成報》,都是小報,圖書館亦缺。嗚呼!香港要出一個孟兆臣,難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