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被稱為「決定未來人類命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最終只達成無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被形容為「無牙」協議。
這次會議形成了南北兩大集團,亦即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前者以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為首,這四國堪稱發展中國家的核心,因為它們是發展中國家中經濟和政治實力最強的,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期望四國特別是中國能夠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中國也不負眾望,與發達國家的自私行徑展開了堅決鬥爭。
丹麥首相突然襲擊
氣候變化大會16日開始舉行高級別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各締約方代表在會上就有關議題激烈交鋒。在當天早晨開始的會議上,丹麥首相拉爾斯.拉斯穆森接替提出辭職的丹麥氣候大臣赫澤高,出任大會主席,他在會議開始後隨即發動突然襲擊,提出了一份新的協議草案,並做出了解釋。這一草案試圖修改在《京都議定書》形成的雙規制(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承擔不同責任),因此立即遭到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
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拍案而起,指出:「某些締約方在沒有充分與其他締約方進行磋商的情況下,推動主席方提案的舉動是一個大問題,是對會議進程的破壞。我認為,我們在兩個特設工作組的工作,包括公約和議定書的工作組,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進展。我認為我們有望在這種牢固的、有法律意義的基礎上繼續工作。但是不幸的是,今天早晨,主席方從天上扔下來了一個提案。這是一種嚴重破壞進程公平性的行為。在沒有得到有關《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兩個重要工作組支持的情況下,主席方如何能夠提出這樣一個提案?有關背景是,有些締約方是想扼殺京都議定書,這實際上危及了國際社會通過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全部進程。」發展中國家的強烈反對,迫使拉斯穆森收回成命,同意在當天晚些時候繼續《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的談判。
發展中國家不會自殺
哥本哈根會議的最後階段不可能形成共識,原因就是發達國家堅持「共同買單」。發達國家早已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過程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這是地球氣候變化的最主要原因,它們在技術、資金等各方面都有優勢,現在要求發展中國家與它們一同為減排負責,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現實的,沒有一個發展中國家會同意接受發達國家的要求,承擔一樣的責任與義務,那樣做的話對於發展中國家等於是經濟自殺。明乎此,可以理解為什麼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南北衝突如此尖銳,只要發達國家不讓步,會議的破局就無可避免,這也是當前國際秩序失衡的一個重要標誌,未來的世界將更加動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