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孔子的政治智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電影《孔子》劇照

 ■葉匡政

 (接上篇)當下國人對孔子「至聖先師」的身份,是多有認知的。但一般人並不是特別明了,孔子何以對中國如此重要?這主要因為他是一個偉大的政治改革者,他的政治哲學,可以說影響了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制度。當然,孔子作為一個改革者,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政治哲學,如今留存的史料,很難證明他推行過任何事實上的政治改革行動。

 孔子雖有貴族血統,但年輕時比較貧困,他自己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他出生時父親即已去世,也有說他三歲時父親去世的。孔子母親去世也不知其年,但多數認為是在孔子17歲以前。《孟子》中記載,孔子年輕時做過管倉庫的小吏,目標是「賬目要對頭」,也曾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目標是「牛羊長得肥壯」。孔子雖胸懷大志,但由於沒有繼承相應的社會地位,所以一切只有依靠自己努力。

 那是一個政治權力世襲的年代,也是一個流行政治權謀與辯才的年代,由於孔子家族的衰落和他率真的性格,注定了他無法在實際政治中扮演一個成功者。在那個年代,只有從政才能獲得名聲和成就。雖然《史記》認為孔子在魯國曾做過中都宰,然後官至司空、司寇,包括《孟子》《左傳》都有這種記錄。《左傳》中甚至記載了公元前500年,孔子作為魯定公之相,參加了與齊國的一次會談,叫夾谷之會。憑借智慧和勇氣,孔子挫敗了齊國兵劫魯定公的陰謀,還讓齊國歸還了魯國的土地。然而,這個傳奇,千百年來一直被學者懷疑,認為基本屬於杜撰。因為如此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果真的發生了,不可能在《論語》中會隻字不提。與其相關的還有魯國司寇的說法,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職務,《左傳》對魯國的歷史,記載的極為詳細,如果孔子真的擔任過這個職務,那麼《左傳》應該有大量關於孔子政績的描述,然而卻沒有。

 雖然大多數學者認為孔子擔任過此職,但也有學者考證,認為孔子做過司寇,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官職,一般由重要的貴族擔當。有史料表明,在早期魯國司寇一直由臧氏家族擔任。如果孔子真的擔任過如此重要的職位,很難想像《論語》中會沒有任何記錄。更多的可能是,孔子當時在魯國只是擔任過類似政府高級顧問之類的閒職,為君王或當時的當權者提供一些國事諮詢。

 所以相比於孔子實際的從政生涯來說,更為重要的還是孔子的政治哲學思想。孔子提出「士志於道」,也提出了「君子」這個概念,多次強調了以德行和才能選擇官員的重要性。在孔子的觀念中,知識分子是「道」的承擔者,明道與行道是知識分子的終極使命。孔子對中國的重要性就在於,他為知識分子創造了一個「道統」,來與執政者所代表的「政統」相制衡。雖然今天知識分子又喪失了這個道統。孔子說:「所謂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則止」,孔子認為臣首先要服從道,大家共同認可的公共精神,缺乏對這種公共精神的堅守,孔子認為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臣。道統的依托為「道」,所以它比政統有更高的權威。用代表世間真理的道統,來抗衡君王代表的政統,最終從精神上駕馭政統,自孔子之後成為儒家的社會理想。孔子的期望是,用政治統領社會,用學術統領政治。孔子期望的學術也是源於民間的學術,不受政府鉗制的學術,這是他開壇設教的真正動因。

 可以說,孔子奠定中國政治治理的很多常識。比如在「子貢為政」那個著名的章節中,孔子就把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看得比軍備和糧食更為重要,認為這是一個政府存在的基礎。孔子在糧食和信任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信任,他的真實意思是,執政者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對民眾有過多的損害,執政者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斂財和攫權,而是要設法給民眾帶來福利與幸福。孔子認為執政者對民眾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不能「道之以政,齊之以刑」,這也是孔子最為重要的政治思想。他認為對民眾不應該有不能做什麼的嚴厲規定,而只有應該做什麼的典範式引導;不應該有用恐怖來統治的警察國家,而是一個執政者與民眾合作性的社會。孔子的很多政治理念與現代民主觀念是相通的,強調的社會的理解與合作精神,而不是刑罰與嚴懲。這些政治常識直至今天,看來仍需普及。

 孔子的政治哲學,為此後的中國迎來了一場徹底的社會和政治革新。他強調不以世襲和出身,而以德行和才能選擇從政者。孔子雖然沒能使弟子們得到世襲的權力,卻巧妙地讓他們擁有了「君子」之名。從此,「君子」指的是飽學之人,而與貴族身份無關。在這種思想引導下,他去世後的幾個世紀內,世卿世祿的貴族世襲政治,開始從中國的大地上消失了。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之二》,明日續載)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孔子的政治智慧 (2010-01-26) (圖)
開卷有益:《鷹目利筆》序言 (2010-01-26) (圖)
非禮記:中國中興第一人 (2010-01-26) (圖)
人文世相:紺弩詩傳魯迅風 (2010-01-26)
古典瞬間:淺談戲曲之要義與風格 (2010-01-26) (圖)
歷史與空間:牛頓及其學說在晚清的傳播 (2010-01-23) (圖)
文化觀察: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孔子.之一 (2010-01-23) (圖)
文化觀察:《人民文學》選秀,引文學向何方? (2010-01-23) (圖)
文訊:韓寒、郭敬明、蔡駿,2010年誰更能賺錢? (2010-01-23)
歷史與空間:廣告植入圖書的是與非 (2010-01-20)
古典瞬間:《金瓶梅》的民情風俗 (2010-01-20) (圖)
亦有可聞:平安王朝的浮華大夢 (2010-01-20) (圖)
豆棚閒話:兩種筆墨,一般動人 (2010-01-20)
開卷有益:青山七惠新作內地出版 (2010-01-20) (圖)
歷史與空間:《中國站起來》的敵意和荒唐 (2010-01-19) (圖)
亦有可聞:傷心的花鈿 (2010-01-19) (圖)
古典瞬間:漫說雩祭 (2010-01-19)
豆棚閒話:孔子家鄉的「珍寶」:楷雕 (2010-01-19) (圖)
來鴻:詩二首 (2010-01-19)
歷史與空間:《天倫歌》:跨越太平洋的早期中國藝術歌曲 (2010-01-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