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證監會持牌人士涂國彬
聯儲局上月的議息會議紀錄剛公布,投資者難免感到憂慮,原因是聯儲局本身的成員對於退市的時間表意見有分歧,有人認為不久將來應該開始出售資產,以便在市場抽回早前注入的大量資金,換言之,收緊的政策即將開始。
無論這次是不是真的啟動了退市這一步,都是重要的提示,就是退市早晚總會做,而不是做不做的問題。事實上,即使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亦在不久前提出,要考慮增加貼現率的可能性。
游資過多 回收實有必要
當然,以目前美國的經濟大病初癒,甚至是未癒,可能有人會認為不能這麼早開始退市。然而,過去一年多,美國以指數式的速度增加貨幣供應,在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當時固然合適。
事實上,若果沒有這個數目,也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因為當時處於極度恐慌的狀況,市場參與者對市場不信任,金融制度出現系統性風險,不少衍生工具的對手方出事,而各種資產價格的下滑有別於正常情況,而是惡性循環的拋售。這樣的情況,任憑哪家銀行都只會向人收錢,不會願意把錢借出去,即使央行如何願意提供資金,更別忘記,當時出事的往往正是這樣銀行本身。
問題是,當市場已由去年春季起回復正常,起碼是情緒上正常,資產價格止跌回升後,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全面上升,這種數目的錢是不是還應該留在市場內,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誠然,救市時,各國政府總動員,相反,退市則不然,各自有本身的考慮。故此,救市快,退市慢,是非常合理的。尤其是,幾經艱辛才能穩得住經濟,從衰退中走出來,現在豈能就此輕輕放過,任憑哪一個財金官員,也不敢輕易負上這個責任。
避免通脹形成要落重藥
然而,即使退市慢,但退市仍是要做的。原因很簡單,與上述的一致。如果說退市慢是要保住這一刻經濟復甦的成果,則退市本身就是要保住長遠的經濟增長,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非常時間的巨資,放在正常日子,只要失業改善,資源供過於求的情況改善,則通脹不可能不回來,而且一回來時,會有不斷加速的危險。更難處理的是,一旦通脹的預期形成後,要解決便得下重藥,而央行這類措施,必然會把未完全回復健康狀況的經濟,打回原形之餘,更是打至衰退。
為了不讓這情況出現,一開始便得調節,現在各國就是做期望管理的工夫。困難所在是,各國的病情有別,有些輕微的,甚至以全球標準的角度看很健康的,很快便可以行動自如。相反,有些如歐洲的,內部積弱已久,而不同地方不同情況卻以同一貨幣硬連在一起,救亦難,不救亦難。介乎兩者之間的,是美國之流。
目前的情況,最好的發展是資產價格平穩,不大升,亦不大跌,盡量維持在現水平,既方便財金當局做事,亦避免拋售,也不用刺激央行的通脹神經。問題是,這種理想情況,未必容易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