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大學有關社會和諧的民意調查閱後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10]     我要評論

劉兆佳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特區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絕對有理由認真和密切關注香港的社會安定,但認為香港現在面對着暴亂的威脅卻明顯是言過其實。大量調查發現,市民絕對不認同、亦不容忍暴力行為,即使是語言暴力亦受到社會人士的相當限制。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市民仍然視社會安定為最重要的東西,任何「暴亂」的行動必會受到公眾的制裁。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王卓祺教授最近發表了一份圍繞着社會和諧的問卷調查報告,頗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尤其是關注到香港能否維持社會安定的問題。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香港的社會安定

 過去二十多年來,各方面特別是學術界就社會公平、社會矛盾及社會穩定等問題進行了不少的調查和研究,顯示社會人士對這些問題的重視。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內部亦就這些問題進行了頻密的研究與分析,並不斷尋求應對之道。事實上,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社會安定情況高度關注。

 大量的調查研究其實都印證了幾個重要觀察。第一,市民的社會不滿程度持續增加,儘管滿意現狀的人仍比不滿的人為多。第二,較多人仍視香港為一個公平社會,但認為它是一個不公平社會的人在上升之中。第三,愈來愈多人覺得香港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加,尤其是階級矛盾(勞資、管理階層與非管理階層、大財團與小市民、僱主與僱員、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矛盾)、政治矛盾(社會上與議會內的種種鬥爭)及官民之間的矛盾。第四,引起社會不滿的原因主要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官商勾結」的觀感、對香港經濟前景擔憂、對政府的施政及作風不滿、中產不穩及憂慮、對政制發展不滿、對發展方式的意見分歧、青年人出路困難、向上社會流動機會不足、個人期望與客觀現實脫節等等。部分原因乃結構性和歷史性的。

 社會不滿累積自然地會導致社會摩擦、對抗和鬥爭的增加。近一兩年來一些較為激烈言論和行動抬頭,引起市民的關注,擔心有蔓延的趨勢。雖然多數人仍然表示不擔心香港會出現社會不安定的情況,然而王教授的調查中的一項發現卻引起部分市民的憂慮。調查發現有25.9%的被訪者同意「只有用激烈的手法才可以使政府回應你的訴求」。有個別報章以此為據,認為香港瀕臨暴動或動盪的危機。

絕大多數市民視社會安定為最重要

 特區政府及社會各方面絕對有理由認真和密切關注香港的社會安定,但認為香港現在面對着暴亂的威脅卻明顯是言過其實。即使王教授的調查亦發現了大部分市民認同以「大家各讓一步,求同存異」的方法去處理個人及社會的問題,而市民心目中的激烈行動其實包括了不少的非暴力言行。大量調查發現,市民絕對不認同、亦不容忍暴力行為,即使是語言暴力亦受到社會人士的相當限制。更重要的,是絕大多數市民仍然視社會安定為最重要的東西,任何「暴亂」的行動必會受到公眾的制裁。

 的而且確,香港正面對着社會矛盾激化的局面。多年來社會各界提出了不少應對之道,當中包括稅制改革(增加稅率的累進度、開徵資產增值稅、向有錢人加稅等)、改變土地房屋政策(例如恢復賣地、復建居屋、加建公屋)等、增加經濟增長點、扶持傳統產業、加快民主化步伐、改善政府施政及作風、增加社會福利和服務等等。然而,社會各界一方面關注社會矛盾及安定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卻對各種應對之方缺乏共識,因而形成了一種「坐困愁城」的感覺。政府和社會各方面迫切需要就一些重大社會問題開展廣泛討論,共同尋求紓緩社會矛盾之道。畢竟,除了政改問題之外,困擾着香港的其他重大問題不少,其重要性亦不比政改問題為低,亦與政改問題無必然聯繫。.

相關新聞
揚清激濁:大力推進港台關係的實質進展 (2010-04-10) (圖)
中文大學有關社會和諧的民意調查閱後感 (2010-04-10)
世紀風雲:吉爾吉斯外交取向:各方關注 (2010-04-10)
書生意氣:李柱銘要為哪個「國」? (2010-04-10)
網上網下言論同樣須負責 (2010-04-10)
「公投」為何違憲違法 (2010-04-09) (圖)
粵港澳以基建帶動融合 (2010-04-09)
「雙英」終於辯論了 (2010-04-09)
西方走廊:白宮「拳頭理」斷送美元「錢程」 (2010-04-09)
智言新語:日本兩黨攀比誰更爛 (2010-04-09)
消除障礙 利民便商 共同發展 (2010-04-09) (圖)
志強時評:余若薇為何與社民連沆瀣一氣 (2010-04-09)
中國應當制定怎樣的核安全政策 (2010-04-09)
港深攜手申辦低碳型亞運會 (2010-04-09)
來論:政改對話豈能「關公戰秦瓊」 (2010-04-08)
冷眼向洋:粵港合作協議 有助比翼齊飛 (2010-04-08) (圖)
鳴記於心:徐展堂奉獻生命的關愛 (2010-04-08)
書生意氣:心理陰暗 待人無禮 (2010-04-08)
愛國楷模 良師益友——深切緬懷徐展堂先生 (2010-04-07) (圖)
美國不甘寂寞 (2010-04-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