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標普較早前將希臘債務評級調降至垃圾級別,導致環球金融市場再現大波動。圖為希臘國家銀行總部。法新社
資深財經評論員肖 林
在市場上那些鳳毛麟角般的金融企業如失去職業底線,濫用市場的信任,其引發災難程度將難以控制。金融危機拖累全球經濟,最終也將被長期以評估他人信用的國際評級機構拖到了聚光燈下,為投資人把關風險的第一道防線已經在不覺間潰塌。全球對於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的依賴,不得不讓人反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用什麼方法才能避免他們的利益陷阱。
評級機構評級結果是否公正遭遇質疑並非因希臘危機而起,近幾年由於評級機構和評估對象之間剪不斷的利益關係,國際評級機構靠收費用養評級業務,早已經受到市場指責這樣做有失公允,只是全球金融市場評級機構由幾家機構高度壟斷話語權,人們質疑歸質疑,市場依然不得不依靠評級機構結論選擇投資機會。這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無法自癒的創口。
如今看上去美國不斷自爆家醜,並下狠心要治理評級機構現存的弊端。根據中外媒體報道,美國金融業遭遇司法調查正在升級,新近八大銀行已被調查是否在次債項目上有誤導公眾的行為,而在國會聽證會上前後美國兩任財長都指評級機構與誘發金融危機難脫干係。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也不同程度受到監管機構和司法機構的質疑及調查。
信用評級機構是一種中介機構,資本市場中介機構的興起,需要有獨立於交易各方而存在的第三方機構,這些機構一般採用的是市場普適的評估風險方法,對市場交易主體進行風險評估,它所出具的企業的資信報告或者調查報告一直被市場認為是客觀公正的。可是,由於評級機構靠收受委託評估方的費用而生存,與自己所信守的理念越來越背道而馳,導致評級結果也越加難公正。
最近《中國證券報》提供的資料:美國證券交易所曾經為管理評級機構,1975年,美證交會建立了「全國公認統計評級組織」,並制定了加盟標準,標普、穆迪和惠譽成為該組織的第一批會員。該機構的管理條例中,凡參加這一組織的評級機構,投資人無權起訴。用大白話說就是評級機構評估任何企業和投資品種的風險,完全可以不顧市場真相也不會受到任何制裁。
可見,美國監管機構只追究評級機構的利益鏈條,評級機構的道德底線,顯然只是涉及到問題的一方面。試想,一旦評級機構納入監管,監管者因其更大的利益,放行評級機構不公正評級,必然有可能誤導和殺傷被評估對象的經濟利益。此次,美國評級機構對於希臘的評級多次遭至非議,說明評級結果不僅僅關係一般投資者的利益,這些資信報告很有可能成為國與國之間利益較量的工具。這也正是當今幾大評級機構不斷對歐盟國家發出評級信息,歐盟多國政要感到不安,大聲疾呼要建立自己的評級機構的重要原因。
未來到底誰有資格進行信用評級,誰的評級才是公正可靠的,通過這次金融危機可以看出並非由本國進行監管就能萬事大吉。國際評級機構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如果要從根本上治理評級機構的弊端,必須「廣開言路」也就是有更多國的國際評級機構參與到信用評估中來。前不久,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美落戶受阻,說明美國對於評級機構的發展依然希望擁有高度壟斷的話語權。
筆者以為,如果全球資本市場經歷危機而不長進,繼續讓評級機構靠自身約束成為信用的化身,依然是夢想。由此,求變是唯一出路,評級機構的多元化,多種話語競爭,讓投資人對評級機構的評級有更多的參照系,以期保護自身的利益是一種選擇。而從全球化經濟的角度來說,資本大融合趨勢無法改變,將來誰有資格仲裁評級機構、結果是否給全球經濟帶來災難,也是一道待解的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