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社民連垂涎反對派龍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04]     我要評論

劉迺強

 5月16日公民黨、社民連自編、自導、自演的補選,因為他們堅持要搞「變相公投」,所以社會各界都以「公投」的標準來衡量其結果。結果是公、社聯盟從未想像過的17.1%的極低投票率,創了一個新的紀錄。這惡劣的成績,只能以「一敗塗地」這四個字來形容,顯示多數市民不支持「公投」、不支持對抗、不支持取消功能團體等議題。

公社兩黨憑40萬選票氣焰更囂張

 但是我們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公、社聯盟從2008年立法會選舉得票36萬的基本盤開始,到「5.16」補選取得大約46.5萬的選票,增加了10.5萬張票,而且當中大部分是投給社民連候選人。因此,公民黨也好、社民連也好,全都刻意忘卻補選前說過的大話,也不管外界如何評論,堅決不承認「公投補選」失敗。因為他們心知肚明,公、社聯盟5個辭職的議員,全部回朝之後,就可憑這40多萬張選票,更加囂張。

 社民連是「變相公投」的始作俑者,此舉的各種可能結果,應該都在計算當中。上述新增加的逾10萬張選票,全部是從其他反對派團體,包括民主黨中挖出來的。因為很明顯,這類人的票從來都不可能投在建制派候選人身上。我們不要忘記,社民連起家,表面上是形左實右的激進,事實上是針對其他反對派,不斷吞噬他們的票源,快速壯大自己。這條成功的方程式,社民連當然還會繼續。今後政府和建制派當然頭痛,但是利益進一步受到損害的,將是其他反對派組織,包括他們昨天的盟友公民黨。

 過去二十多年以來,香港的「反共」旗手一直是以每年搞「6.4」活動而出名的支聯會。而民主黨和支聯會的領導層,重疊得十分嚴重,其核心就是支聯會二十多年不變的主席司徒華。民主黨的前身港同盟是由「6.4」催生的,而民主黨吃「6.4」的政治本錢至今,仍然大有吃頭。所以對社民連來說,「6.4」這大旗早晚是要搶過來的,於是出現了過往晚會黃毓民上台搶咪的事件。社民連搞「變相公投」之初,是想藉此奪取民主黨的主導權,民主黨本來已難以招架,只是司徒華出來大喝一聲,沒有讓社民連的如意算盤再打下去,壞了社民連的好事,弄到「變相公投」最後大敗收場。在「變相公投」問題上,民主黨與社民連結了樑、割了蓆,司徒華成了黃毓民的眼中釘。後來民主黨牽頭成立終極普選聯盟,帶領各路英雄與中央溝通對話,這更給了社民連要把「6.4」大旗奪過來的藉口和理由。

全面擴充議席是社民連中期政治目標

 社民連之所以如此努力爭奪主導權,說到底,就是要爭議席。而這些議席,絕大部分只可能從其他反對派手上拿走,因為建制派的票是不可能投給它的。這是一個反對派內部你死我活的困鬥,光這一點,就註定了社民連與其他反對派的矛盾不可能調和。而社民連內部一大批急於搶位的青年人也不容許有任何妥協和協調。大戰不久便會展開,2011年的區議會選舉競爭必定十分激烈,而且會跟2003年一樣,反對派會突然冒出很多與社民連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參選人,這批人多屬行事作風同社民連十分相近的青年和小山頭集團,將會令區議會選舉議題全面政治化。

 因為今天的政治氣氛與2003年很不一樣,「憤青」們很難只憑一句「踢走保皇黨」便能大勝。最頭痛的反而是一些反對派現任區議員。社民連的論述偏頗簡單,容易欺騙某些群眾,在政治化的選舉中,很具優勢;它既沒有既得利益,又不與其他反對派協調,空間無限,青年要快速上位當然選擇加入社民連。憑此,一批從來不做地區工作的「憤青」可在2011年空降於一些選區,擾攘一番,既是練兵,又可「收o靚」,贏了固然好,輸了也很「威」。

 民主黨雖然向來單一議題只喊「民主」,但因為「格食格」,於區議會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中,在比他們「更民主」的「憤青」面前,民主黨等旗下的區議員反而難有表現,要吃眼前虧。對某些地區工作差的獨立議員,威脅更大。民主黨很依賴旗下的區議員,作為該黨立法會選舉的樁腳,如果減少了區議會議席,民主黨立法會的議席必定受到威脅。2012年立法會選舉,在比例代表制之下,每區一般只要能拿一成左右的選票,便可穩獲一個席位,社民連吞噬的,主要還是其他反對派的選票。因此,如無意外,社民連在下屆立法會準拿5席,多擠走兩個反對派政客,應無懸念。社民連對其他反對派來說,真是如芒在背。

 對於以上分析的發展趨勢,任何熱愛香港繁榮和穩定的香港市民,都不能不表示深切的擔憂。我們一方面要督促本屆特區政府於任期內必須努力扭轉社會不公的現象,緩和不滿情緒之餘,還要對有意挑戰中央和特區政府權威,鼓吹不守法,帶頭不守法的行為,以嚴肅的態度對待,把各種動亂消滅於萌芽狀態之中。我們要記住:姑息只能養奸,東郭先生終被狼噬。 (本文轉載自紫荊雜誌6月號,文字有刪節)

相關新聞
把握機遇 推進政改 (2010-06-04)
從「中國威脅論」談到亞洲式民主 (2010-06-04)
社民連垂涎反對派龍頭 (2010-06-04)
止戈為武:軍隊領導人十國行有新意 (2010-06-04)
智言新語:鳩山辭職後日本政壇走勢 (2010-06-04)
唐英年縱論香港經濟 (2010-06-04)
解惑篇:普選存在甚麼誤區? (2010-06-04)
駁余若薇為慘敗狡辯的謬論 (2010-06-04)
ECFA六月決戰 (2010-06-04)
以理性包容態度通過政改方案 (2010-06-03)
東張西望:民主不等於否定功能組別 (2010-06-03)
鳴記於心:精神病患眾 該醫的是誰 (2010-06-03)
民筆聊生:建築業毒瘤—無增值的濫判 (2010-06-03)
雪泥鴻爪:知足者惜福 (2010-06-03)
明辨是非:資助市民買樓的爭議 (2010-06-03)
來論:區議會組別變相直選不符合基本法與人大決定 (2010-06-02)
深圳擴容對港的挑戰與機遇 (2010-06-02)
頂天立地:誰來接見長毛 (2010-06-02)
西方走廊:鳩山再成「美日同盟」犧牲品 (2010-06-02)
求同存異推動政改前行 (2010-06-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