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彥
六月十九日,烈日當空,仍有十二萬人參與撐政改遊行,要求通過政改方案的呼聲越來越烈,沉默的支持者終要「起錨」表態,告訴反政改者民主不能原地踏步,反政改更非主流民意。香港市民已意識到,如果是次方案再被否決,代價將相當沉重,香港的民主進程將再被拖延,除了浪費回歸後十三年的寶貴時間,未來要在意見紛呈的基礎上通過政改將難上加難;這是我們都意識得到的後果,也是我們都感受得到的沉重。
如果以為如激進反對派余若薇等人堅持一步不讓,堅持一拍兩散就是為了「爭取普選」的話,那的確是一種「超錯」的想法。現在特區政府已提出了「改良區議會方案」,進一步提高了方案的民主成分,如果再將這個方案說成是民主倒退則與事實不符。部分人為不切實際、一步到位的「民主堅持」而刻意再次推倒方案,才是香港政制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將這種裹足不前的責任推到中央、特區政府和建制派頭上,是余若薇等反對派辯護士非常狡猾的語言圈套。
中央展現誠意 政改應該前行
中央早於2007年訂出普選時間表,現在又接受「改良區議會方案」,均顯示中央在政改問題上的誠意。為此,各方各派在政改方案上妥協讓步,是當前最重要的關鍵,也是全民心聲。
民主發展好比高樓建築,必須先有基礎,才能向上建造。沒有已經成形的基礎,政改方案沒有通過,大廈只是空中樓閣,民主高樓亦無從談起。今次方案若被否決,本港政制將再次原地踏步,社會爭拗與內耗將加劇加深,不符港人福祉。相反,如果方案基於協商互讓的前提下通過,政制民主成分逐步增加,香港實行普選是指日可待的。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過去亦說過很多遍,可惜反對派中仍有人堅持「不妥協式」的民主,堅持他們的底線,寧可否決,推倒重來,認為支持政改方案就是放棄民主理想云云,他們仍未明白他們才是阻礙香港民主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民主發展是複雜的社會工程,難以一帆風順,激進反對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一直為民主大流節外生枝。我們必須把社民連激進愚昧的政治支流邊緣化,讓激進分子知難而退,排除民主發展的負面因素。他們越激進,越不能達致他們想要的民主期望。促成政改方案的民主果實,只能分予理性務實的一方,這是全港市民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