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仲偕
周三特首曾蔭權宣讀任內倒數第二份施政報告。樓價飆升市民難置業,施政報告的焦點在置業是意料中事。施政報告提字「繁榮共享」,彷彿要反映特首的願望,但市民是否同意施政報告的措施令他們能在現時樓價已超越九七「顛」峰的環境仍能「安居」,則筆者有懷疑。
施政報告述及以下措施:增加土地供應、訂定土地供應指標務求市場有足夠土地興建房屋、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即先租後買)、活化居屋和不再容許外地人透過投資物業申請移居本港。
筆者先前在本欄也解釋過,現時樓價飆升,是供不應求的現象,要紓緩此狀態,「對症」的方法是增加供應減少需求。在減少需求方面,將投資物業剔除出投資移民計劃算是方法之一,但一如施政報告所指,作用相當有限。相反,「先租後買」其實是將一些沒有能力置業的人士「夾硬」推上車,筆者擔心這對紓緩樓價飆升是弄巧反拙!
在供應方面,施政報告有提及增加土地,但是仍然以「勾地」為主。勾地有其好處但也有弊端,就是地產商對土地的估價與政府不同時,有時很難「勾」到地,如果沒有定期拍賣,土地供應失衡,樓價便會飆升。自政府取消定期賣地後,歷年來成功被勾出的土地數目有限,不能不算是現時樓價飆升的原因之一。至於活化居屋,施政報告著墨不多,難了解對紓緩樓價有什麼作用。
但是,施政報告只是簡單地說「社會上就是否復建居屋有不同意見」便否決了興建居屋的建議,更指「需要因應最新情況,提出更切合市民需要的方法,協助夾心階層人士達成首次置業願望」,似乎在暗示居屋是「不合時宜」的措施,不會再考慮。
事實上,民主黨曾作調查,八成受訪市民贊成重新興建居屋,立法會也通過動議支持復建居屋,筆者實在不明白特首說「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是什麼意思。如果政府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協助市民安居,筆者也不堅持要興建居屋,但觀乎施政報告用了三十多段討論「安居」之法,卻沒有對症,筆者便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建居屋——雖然建屋量毋須太多。
香港地少人多,市民最擔心的,就是安居。連瓦遮頭也沒有,但樓價又只向上走,市民便只得一生與瓦遮頭追逐。政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地主,解決樓價高企責無旁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