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單刀直入:置業安居有待解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18]     我要評論

單仲偕

 周三特首曾蔭權宣讀任內倒數第二份施政報告。樓價飆升市民難置業,施政報告的焦點在置業是意料中事。施政報告提字「繁榮共享」,彷彿要反映特首的願望,但市民是否同意施政報告的措施令他們能在現時樓價已超越九七「顛」峰的環境仍能「安居」,則筆者有懷疑。

 施政報告述及以下措施:增加土地供應、訂定土地供應指標務求市場有足夠土地興建房屋、推出「置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即先租後買)、活化居屋和不再容許外地人透過投資物業申請移居本港。

 筆者先前在本欄也解釋過,現時樓價飆升,是供不應求的現象,要紓緩此狀態,「對症」的方法是增加供應減少需求。在減少需求方面,將投資物業剔除出投資移民計劃算是方法之一,但一如施政報告所指,作用相當有限。相反,「先租後買」其實是將一些沒有能力置業的人士「夾硬」推上車,筆者擔心這對紓緩樓價飆升是弄巧反拙!

 在供應方面,施政報告有提及增加土地,但是仍然以「勾地」為主。勾地有其好處但也有弊端,就是地產商對土地的估價與政府不同時,有時很難「勾」到地,如果沒有定期拍賣,土地供應失衡,樓價便會飆升。自政府取消定期賣地後,歷年來成功被勾出的土地數目有限,不能不算是現時樓價飆升的原因之一。至於活化居屋,施政報告著墨不多,難了解對紓緩樓價有什麼作用。

 但是,施政報告只是簡單地說「社會上就是否復建居屋有不同意見」便否決了興建居屋的建議,更指「需要因應最新情況,提出更切合市民需要的方法,協助夾心階層人士達成首次置業願望」,似乎在暗示居屋是「不合時宜」的措施,不會再考慮。

 事實上,民主黨曾作調查,八成受訪市民贊成重新興建居屋,立法會也通過動議支持復建居屋,筆者實在不明白特首說「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是什麼意思。如果政府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協助市民安居,筆者也不堅持要興建居屋,但觀乎施政報告用了三十多段討論「安居」之法,卻沒有對症,筆者便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考慮建居屋——雖然建屋量毋須太多。

 香港地少人多,市民最擔心的,就是安居。連瓦遮頭也沒有,但樓價又只向上走,市民便只得一生與瓦遮頭追逐。政府是香港土地的唯一地主,解決樓價高企責無旁貸。

相關新聞
諾貝爾和平獎實際上是挪威議會獎 (2010-10-18)
挪威諾委會須直面三大質疑 (2010-10-18)
全球匯率戰已不可避免 (2010-10-18)
香江透視:香港管治:困境與能力 (2010-10-18)
單刀直入:置業安居有待解決 (2010-10-18)
廿四味:黎智英李卓人的美國走卒情結 (2010-10-18)
把脈香港:從《施政報告》看青年發展機遇 (2010-10-18)
諾貝爾和平獎是西方給劉曉波的政治「犒賞」 (2010-10-16) (圖)
諾獎委員會為何淪為冷戰工具? (2010-10-16)
施政報告積極務實主力民生 (2010-10-16)
明辨是非:優化居屋效果待觀察 (2010-10-16)
鳴記於心:中國公眾軟實力要提升硬功夫 (2010-10-15)
成立關愛基金 實現繁榮共享 (2010-10-15)
中國箭豬的箭需長得更硬一些 (2010-10-15)
政經人語:試行「置安心」 多點耐心觀察 (2010-10-15)
廿四味:從劉曉波到黎智英 都是為美作倀 (2010-10-15)
把脈香港:社民連內鬥頻頻誰是禍首? (2010-10-15)
施政務實重民生 紓解民困有新猷 (2010-10-14)
民筆聊生:促進就業還需傾盡全力 (2010-10-14)
議員助理需得到應有重視 (2010-10-1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