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位於北京的工商銀行。 彭博社
路透社熱點透視專欄撰稿人John Foley
中國銀行業已經誕生了一隻巨獸工商銀行(1398)。工行10月28日公布今年前9個月盈利增長27%至190億美元,其市值高達2,330億美元,幾乎是花旗的兩倍;工行第三季股東權益報酬年率(ROE)為26%,是花旗ROE的5倍。
工行是怎麼成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從中國銀行業存在的巨大體制失衡中能找到答案。
官方確保存貸息差較高
首先,中國銀行業有快速增長的動力。官方確保足夠高的存貸息差就是因素之一。雖然存貸息差並不是非常高(目前略高於2個百分點),但也比把過多的流動性資金投入政府債券強得多。
規定存款利率上限亦推動大銀行繼續擴張。因為既然無法在存款利率上展開競爭,那麼增設更多分支機構會讓銀行更加容易贏得客戶。此外,中國政府不提供存款擔保計劃,無疑是「大到不能倒」的工行可以算是全中國最可靠的銀行。
據瑞士信貸估算,過去十年間,中國家庭財富中存款的比例減少了近一半,倒不是因為儲戶擁有眾多其它選擇,而是因為他們更加偏好投資房地產和股票。但中國的存款規模依然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80%,而且還在繼續增加,內地債市深度不夠,外加邊境大多沒有開放——這能解釋工行存款增長為何比貸款增長更快。
中央持股投資信心保證
最後一點,如果不受道德風險護航,金融巨獸是無法茁壯成長的。中央匯金公司和中國財政部持有工行的多數股權,並很可能參與工行即將進行的67億美元募資。那也許會促使基金經理們睜大眼睛,更加小心地作出投資,但也有可能讓人放下謹慎心態,毅然冒險。
創立工行看似一樁了不起的豐功偉績。但一手造就工行的中國金融體系應要小心自己不要反被其侵害。首先,工行擁有最佳的貸款、儲戶和投資者組合,致使小銀行只能得到餘下相對較差的資源;其次,隨著工行規模越來越大,如何管好工行的增設機構肯定會讓監管當局煩惱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