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府「申遺」應有所揚棄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4]     我要評論

黃熾華 香港政治經濟文化學會副理事長

 港府委託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經文獻及考察和口述歷史的搜集,初步列出共63項建議名單,其中包括山歌、涼茶、跌打以及舞龍、舞獅、太平清醮、盂蘭勝會和「打小人」等,向國家申報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應該做的一件好事。因香港民間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隨著下一代年輕人的愛好轉移和外來文化的「入侵」,「申遺」保留優秀傳統文化是必要的:一則使具有地方民間特色的文化藝術和禮儀得以記憶、保留,藉此保存共同民俗文化族群的和諧凝聚力;二則讓年輕人慎終追遠,民德純厚;三則因繼承傳統文化會使創新文化具有民族自身的特色。大家應支持「申遺」這一有意義舉措。

「申遺」保留優秀傳統文化

 但是,不是民間有多少習俗就全都是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申遺」。經搜集的鉅細項目必須進行研究和整理,經去粗取精予以篩選,留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有意義。概言之,必須加以一番揚棄,屬於落後的不應保留,例如「賣飛機欖」一定會被「速遞」和網上購物所取代。在諸多項目中,如「口頭傳統表現形式」中的客家竹枝詞、山歌;「表演藝術」中的舞龍、舞獅;「節慶活動」中的飄色巡遊、神功戲和盂蘭勝會等,都是很好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以客家「竹枝詞」和民歌而言,它是中國「俗文學」的組成部分。上世紀五十年代一部民俗文化的《劉三姐》對歌電影,就風靡港澳和全國,使大家得以保留傳統美的優越感和滿足感。每年「飄色」巡遊,既是富足、安康、傳統、美麗的表演秀,又帶給大家以歡樂、想像、美好的回憶,顯示不斷揚棄、改造、豐富和創新傳統文化的成功和魅力。香港大坑的舞龍和節慶的舞獅,表現了強悍的民俗風格;壯男的雄偉剛健也是健康體魄的展示。

 不過,像祭白虎「打小人」之類的活動,既不能稱之為「民俗」,更談不上為「文化」。民俗者,泛指民間的風俗習慣。「打小人」僅三兩老太婆在鵝頸橋替個別人士發洩心中的鬱悶和不滿,遠未形成港人的風俗習慣;婆婆口唸「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成世無出頭;打你個小人肚,等你成世被人告;打你個小人手,等你成世搽藥油……」。此種損人全不利己的咒人衰、盼人倒霉、遭殃的嘮叨話又不能「言必果」,這算甚麼「文化」呢?愚昧、迷信、自私,害人之心宣於口,益人祈求一點無,應讓它自生自滅,切不可宣揚提倡。至於跌打、鹹魚、養豬、盆菜,內地、外國也有,能算甚麼「文化遺產」呢?若如此不加揚棄都列為「申遺」項目,則違法抽煙、上海街嫖妓、校園吸毒、水客走私,豈非也要列入「申遺」之列!故說「申遺」是嚴肅的,必須擇優而定之。不然,就會使「申遺」庸俗化、平淡化、形式化;更被世人看穿港府無文化、無腦化、糊塗化而貽笑大方,將好事辦成壞事。

 報上稱,為防止傳統工藝失傳,當局已計劃將部分工藝如飄色、製麵包技巧向學校學生推廣。這就更是嚴肅、敏感的課題。但願有關部門要加以揚棄,不要把落後、守舊、迷信的「打小人」之類「傳統工藝」傳授給學生為荷!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超級議席」關係重大 建制派整合不容有失 (2011-02-14)
廿四味:公民黨變成了「公投黨」 (2011-02-14)
應以「和文化」化解「中國恐懼症」 (2011-02-14)
田園快語:東鐵幕門工程莫再延誤 (2011-02-14)
盡快完善鐵路事故公佈機制 (2011-02-14)
西方走廊:日韓「厭美情緒」引來美國航母 (2011-02-14)
港府「申遺」應有所揚棄 (2011-02-14)
世紀風雲:「兩會」公共外交工作值得期待 (2011-02-12)
九龍東立法會選情再起波瀾 (2011-02-12)
西方走廊:「疫苗荒」突顯英國復甦路遙 (2011-02-12)
中國迎來農民工的春天 (2011-02-12)
單刀直入:設監管局糾正旅遊業陋習 (2011-02-12)
政經人語:改組或「廢」旅議會 如箭在弦 (2011-02-11)
廿四味:且看民主黨李柱銘化 (2011-02-11)
把脈香港:反對派「造神運動」該劃句號了 (2011-02-11)
頂天立地:反對派為「顏色革命」吹響集結號 (2011-02-11)
留不留長毛 陶君行左右為難 (2011-02-11)
明辨是非:政府應運用法定權力監管旅遊業 (2011-02-11)
止戈為武:解放軍開展核反擊演習說明什麼? (2011-02-11)
縱論香港:李怡惡意挑動兩地民眾仇視 (2011-02-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