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兆威 職業新文化召集人
「忙到死、做到癲」已經不只是香港上班一族的工作寫照,還演變為香港這個24小時永不休息的國際大都會的主要病徵。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休閒」早已成為打工仔女的原罪,「忙碌」才是在職人士應有的工作生活。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抑鬱症不知不覺間成為香港最常見的情緒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十年後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疾病。故此香港人還能夠對「忙到癲」的工作生活掉以輕心嗎?
回望我們的上一代,就如任達華及吳君如在電影《歲月神偷》中飾演的一對鞋匠夫婦。面對問題叢生、百廢待興的香港社會,為了生存,就是通宵達旦、不眠不休地工作也視作等閒;就是十級颱風來襲險毀家園,也是無怨無尤,始終刻苦耐勞、默默耕耘。因此當80後埋怨工時長,多OT時,上一代很容易就會斷言現今的年輕人實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好食懶飛。對於部分上班一族因為抵受不住工作壓力而產生抑鬱等情緒病,部分長輩更會嗤之以鼻,責之為「唔夠硬淨」。然而問題在於,香港人到底追求一個怎麼樣的生活?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今天香港的成就已媲美英、美等先進國家及地區。香港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居於世界富裕經濟體的前列,是世界公認的富裕社會。香港的實質人均GDP從1996至2006年的十年間增長了34%。現今政府財政儲備更高達5,916億港元。在堆積如山的財富底下,諷刺的是香港也擁抱世界級的長工時。
2010年香港接近280萬的上班一族中約150萬名每周工時超過44小時,當中超過35萬名每周工時更至少56小時。以一周工作6天計算,即平均每天工作逾9小時。
無可否認,香港工時之長早已舉世聞名,毫無爭議。香港上一代基於物質缺乏,「今日唔知聽日事」,故此縱使犧牲個人健康及與家人相聚時間也堅持全年無休,有得做打死都要做。
然而這是香港七十年代工業起飛極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時代,香港還有一條《婦女及青年(工業)規例》規管全港女性及16歲以下青年的工作時間不可過長,以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但今天的香港僱員為甚麼又要如此這般的被迫搏殺工作呢?標準工時又要到何時才能立法?特區政府又會有甚麼措施政策保障全港打工仔女的身心健康呢?
時代在進步,生活要改善。特區政府高喊經濟轉型十多年,近年強調變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及發展六大優勢產業。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食腦」、不再「食力」。因此,過去及現今「忙到死、做到癲」的工作生活形態應該放進香港的歷史博物館裡收藏,取而代之的是推廣一種顧及家庭與生活的健康工時,讓打工仔女不需再被長工時所束縛,個個抑鬱成狂,淪為有錢但不快樂的香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