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志強時評:港鐵應承擔公共交通的社會責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05]     我要評論

楊志強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資深時事評論員

 港鐵是準公共產品,必須強調的是公益性,這才是它最大的效益;港鐵雖然以上市形式進行營運,但政府仍然是港鐵的最大股東;港鐵是「自然壟斷」的公共事業,由於資本的高度密集性,為市場進入設置了巨大障礙,規管票價無可避免。因此,港鐵應承擔起公共交通的社會責任。長遠而言,港鐵要對可加可減機制重新評估;中期而言,港鐵應從盈利中抽取合理百分比成立票價穩定基金;短期而言,市民希望港鐵能緩延加車費。

 每天擁有400多萬人次搭乘的港鐵將從今年6月起加價2.3%,大部分車程加一至兩角,部分加幅還會較大。港鐵現行的可加可減機制包含兩個項目,即運輸業名義工資升幅與通脹,兩者各佔一半權重,若總合升幅逾1.5%,港鐵即可自動以相同升幅加車費。按統計署公布,去年底運輸業名義工資按年上漲1.5%,加上去年通脹達23.1%,加權後總合升幅為2.3%,港鐵隨即宣布,6月起加車費2.3%。 

港鐵賺錢仍可加價顯示機制存漏洞

 公眾質疑港鐵在豐厚盈利下仍加價並不合理。港鐵主席錢果豐回應,當初兩鐵合併已放棄了制定票價的自主權,港鐵一向重視市民利益,多年來一直推出及檢討不同優惠切合乘客需要,當中便涉及約16億元,市民不應就加價問題「輸打贏要」。錢果豐強調港鐵是上市公司,為了對股東負責任,爭取盈利是必須的,他作為管理層,會在盈利及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

 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是2007年經股東特別大會通過確立的,港鐵放棄自主票價,票價訂立以此機制計算,毋須經立法會審議、行政會議審批。去年3月底港鐵進行票價檢討時,便得出2.03%的加幅,首次在可加可減機制下加價。港鐵去年盈利高達120億元,繼去年加價後,一年內再次宣布加價,自然引起市民的強烈不滿,直指港鐵「為富不仁」,漠視打工仔的困苦。

 不少市民表示,今年通脹持續攀升,還有相當部分打工仔多年並未獲得加薪,港鐵加價令他們百上加斤;有基層市民表示,政府推行鼓勵就業交通津貼,等於將津貼補給港鐵,餵飽只顧圖利的公司。有市民質疑,港鐵賺大錢仍可以合法加價,是否「可加可減機制」存在漏洞,是否需要調整?多名議員要求港鐵暫緩在6月加價,並考慮設立票價穩定基金,長遠檢討可加可減機制。

公共交通票價應由政府補貼市民

 從經濟學角度看,城市軌道交通兼具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的特徵,即城市軌道交通運輸服務具有消費的非競爭性和排他性的基本特徵,屬於準公共產品。城市公共交通應該是公益性事業,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載體,必須實行低票價政策,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利用效率。港鐵作為準公共產品,便民、惠民是首要因素,不能完全追求經濟效益以贏利為目的。在公益性的前提下,港鐵的利潤應是運營成本加上合理利潤,並非像一般公司利潤可在市場中無限放大。公共交通理應要由政府補貼,看上去是政府做「賠本生意」,實際上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自1863年1月英國倫敦開通第一條城市地鐵以來,全世界目前已有50多個國家的170多座城市建有地鐵,共開通了約500條線路,總長度約一萬多公里。在一些發達國家城市中,乘客只需支付地鐵運營單位成本的20%,其餘部分全部由政府補貼。以莫斯科為例,其地鐵平均票價僅相當於0.2257港元,政府每年需要投入60%的財政補貼。日本地鐵建設採用補助金制度,對於市郊鐵路,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平均負擔36%的補貼,而國家對單軌和新交通的補貼達2/3。巴黎的法規規定,城市交通設施基本建設,中央政府投資40.5%,其餘的由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投資。目前世界地鐵規模排名前10名的城市的軌道交通系統,仍大部分依賴於政府的投資及補貼進行運營。

改善空間:長中短期的建議

 香港政府為港鐵劃定底線,即港鐵必須按市場規律運作,嚴格遵守審慎的商業原則,即在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量確保其收入以跨年計算,至少足以應付其日常營運。港鐵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盈利地鐵公司之一,它獨特的「地鐵加物業」的經營模式就是適應了市場的典型例子。但港鐵的運營模式,歸根到底還是納稅人的支持。比如說,把周邊的地皮交給港鐵經營,使物業收入成為地鐵公司經營收入的一部分,港鐵的房地產、商貿、廣告等資源開發性收益逐年增大。因此,港鐵以上市形式進行營運,並以可加可減機制作為調整票價的手段,這種營運結構和價格釐定機制是否適當、是否有再修改空間,公眾當然還可以作出討論。

 筆者建議,長遠而言,港鐵去年在地產方面賺大錢,總盈利多達120億元,竟然可以調升票價,反映了這一機制存在漏洞,未能全面反映港鐵的實際業務。對這一機制自有必要進行重新評估;中期而言,港鐵過往十年盈利超過800億元,若港鐵願意每年從盈利中抽取五至十個百分比成立票價穩定基金,便可紓緩市民面對的加價壓力。政府亦有必要牽頭設立全港性票價穩定基金,政府在財政年度有較大盈餘的時候投入種子基金,各運輸機構亦將部分盈餘投入基金,當車費船費必須提價的時候,基金便可發揮作用,補貼差價,以穩定票價減輕市民負擔;短期而言,港鐵並非純粹私營公司,又是公共交通工具的龍頭,市民殷切期待港鐵負起更多社會責任,希望港鐵能緩延加車費。

相關新聞
志強時評:港鐵應承擔公共交通的社會責任 (2011-04-05)
廿四味:最該扣薪的是反對派議員 (2011-04-05)
田園快語:產科設限暫解急 長遠需增人手 (2011-04-05) (圖)
倫敦會議:一個尷尬的「成功」 (2011-04-05)
民主黨跳海騷譁眾取寵 (2011-04-05)
日本對中國戒心太重 (2011-04-05)
明辨是非:反思香港核電安全 (2011-04-05)
指點江山:普選來臨 建制派應有危機意識 (2011-04-04)
廿四味:杜絕議會暴力 應有強硬對策 (2011-04-04)
挑動勞資矛盾 李卓人火中取栗 (2011-04-04)
《十二五規劃》為香港帶來歷史性機遇 (2011-04-04)
警惕兩地股市或將出現劇烈調整 (2011-04-04)
西方走廊:薩科齊扮「陰陽面」成千夫指 (2011-04-04)
美國的利比亞戰略得不償失 (2011-04-04)
揚清激濁:應將「十二五」支持轉化為動力 (2011-04-02)
慎對核災保港金融穩定 (2011-04-02)
世紀風雲:日本核輻射:部分國民何以自亂? (2011-04-02)
反對港鐵加價並非「輸打贏要」 (2011-04-02)
再議養老金「錢從何來」 (2011-04-02)
政經人語:新舊丐幫鬥激搶鏡搶選票 (2011-04-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