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過去十多年,經歷過台海危機、「炸館」、「撞機」、朝鮮半島危機等周邊衝突的考驗,北京軍方「鬥而不破」,既體現韜光養晦的大方針,也不乏驕兵縱敵的策略。事實上,北京「鬥而不破」的一套潛規則,也為美方默認和接受。自然,任何戰略策略都是建基於實力。美國很清楚,北京核武擁有摧毀美國的能力,而中國的綜合國力正不斷上升,迫使美方準確定位兩國不允許大戰,因此陳炳德上將始有今天的大勢。
孫子兵法有曰:善戰者,求之於勢。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訪美表面上看未得到具體的實利,但是,可以看到中國軍方沒有忘記老祖宗的教誨,在建立中美新型軍事關係中,著重謀劃大勢,而事實上也不斷得勢。陳炳德訪美前,聲稱兩軍發展關係存在三大障礙:對台軍售、美國軍機軍艦頻繁抵近偵察、美國國內法限制。陳炳德和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上將談下來,馬倫沒有在三大障礙上有所公開承諾,不過失口說了句「支持北京和平統一」。
中國軍方著重謀劃大勢
陳炳德「很負責任地」說,解放軍在沿海「只有駐防部署,沒有作戰部署,也沒有導彈部署」。台灣「國安局長」蔡得勝第一時間回應,透過衛星照就可以「戳破」陳炳德的說詞。事實上,蔡得勝的纏鬥沒有任何意義。陳炳德沒有嚴格定義「沿海」範圍,江西、浙江、安徽是否沿海?不得而知。在這裡,大陸的中程導彈可以覆蓋台灣,況且中程導彈可以隨時移動,台灣的反駁其實是看到中美兩軍交流大勢向著有利大陸而不利台灣的方向發展,擔心美國最終會順應北京的要求削減對台售武。其實,蔡得勝的反駁沒有考慮到馬英九的連任競選的大局,是鼠目寸光。馬政府其實應該接過這個話頭,說明這是馬英九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
陳上將得勢,有一個顯著的標誌點,就是當著馬倫的面,指美對台軍售,以國內法《台灣關係法》管外國的國內事務,「太霸氣了」。同時也警告,如果美國售予台灣F16戰機,將嚴重影響中美關係。另外,他也表示,有美國議員向他表明,將考慮修正《台灣關係法》。筆者相信,美國雖然在對台軍售留一手,但是經過和北京這麼多次交手,越來越有顧忌。事實上,考慮到中國的崛起,考慮到中國在世界事務的影響力,也考慮到適當的中美關係符合美國的利益,在美國甚至有智囊聲言要拋棄台灣。聯繫到這些情況,馬倫支持中國和平統一的「失言」,其實也可能是心裡話。
韜光養晦 驕兵縱敵
平實而言,中美兩軍從對抗到發展新型軍事關係,這是大勢,亦是北京謀求並逐步得到的大勢。北京描繪這種大勢的新特點是,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保持密切對話與溝通;以互惠原則處理雙方的利益關係;通過「機制」保障發展;以提高公共軍事安全為重點;積極為消除「三大障礙」作出努力。筆者相信,以上還有北京一廂情願的成份,但當下美方的回應也顯示這是方向。去年,北京抗議奧巴馬政府批准新的對台軍售,主動停止兩軍交流,倒是美方不斷主動要求重造兩軍關係。而這次陳上將訪美,美方的立場已顯示顧及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北京在處理中美兩軍關係,展示了超乎想像的承受力。這說明北京軍方對於國家未來發展大局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對於中美兩國戰略關係的發展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對於中美兩軍關係的發展也有非常清晰的定位。這應該說,這就是北京軍方謀大勢而不斤斤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的底蘊。
過去十多年,經歷過台海危機、「炸館」、「撞機」、朝鮮半島危機等周邊衝突的考驗,北京軍方「鬥而不破」,既體現韜光養晦的大方針,也不乏驕兵縱敵的策略。事實上,北京「鬥而不破」的一套潛規則,也為美方默認和接受。自然,任何戰略策略都是建基於實力。美國很清楚,北京核武擁有摧毀美國的能力,而中國的綜合國力正不斷上升,迫使美方準確定位兩國不允許大戰,因此陳上將始有今天的大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