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許娜娜(左)表示,部分年輕人對他們所擁有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葉嘉慧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葉嘉慧)常言「幸福非必然」,懷著感恩的心善待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生活或許會變得更快樂。一項調查發現,近90%受訪港人會為「生活在香港」而感恩,普遍受訪者感恩指數屬於中上水平。但19歲至25歲「80後」年輕人,感恩指數是各年齡組別中最低。學者分析,「80後」視所擁有的東西為理所當然,充斥投訴文化,容易「忘恩」。學者建議政府加強品格教育,提升社會和諧。
「香港有品運動」指出,「感恩」的意思是「以言語或行動向別人表達感謝」。他們於4月至6月進行調查,收集933份問卷。近90%受訪港人會為「生活在香港」而感恩,但約70%受訪者不同意自己於感恩文化下成長。以7分為滿分,各年齡組群感恩指數介乎5.14分至5.57分。但「80後」評分偏低,僅4.81分。
普遍視幸福為理所當然
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許娜娜解釋,「80後」普遍對所擁有的東西視為理所當然,若出現不符期望的事,心中會充斥怨憤,容易成為「忘恩」者。她表示,學校應多培育他們的感恩意識,協助他們從不滿中開脫,洞悉事情的來龍去脈,從中減低對現況的不滿情緒,避免「過激」的抗爭行為。
學歷與感恩指數成正比
「香港有品運動」總幹事凌葉麗嬋表示,調查亦顯示,個人收入高低不會影響其感恩指數。月入1萬元以下與月入5萬元以上的受訪者,感恩指數僅相差0.05分。但調查同時反映,教育程度與感恩指數成正比,小學或以下教育程度的受訪者,感恩指數最低(5.52分),碩士或以上的受訪者,感恩指數最高(5.79分),顯示學校教育能提升個人品格與素質。
凌葉麗嬋表示,感恩意識應從小培養,建議政府增撥資源支援父母,如:製作親子節目及多舉辦提升品格的活動,教導父母培育子女的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