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爾硯 軍事評論員
近日,有關中國「利用一艘廢舊航空母艦平台進行改造,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語),以及中國首艘航母平台出海進行航行試驗的消息,引起了國際輿論的密切關注,特別是在美日兩國引起了不同反應。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美國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接受其視頻連線採訪時表示,中國擁有航空母艦很正常,中美兩國有足夠的智慧避免衝突,和平共處。而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防衛相北澤俊美在記者會上,就中國航母平台出海試航一事表示,「瓦良格」號出海試航,肯定會對本地區產生很大影響,日本警惕地關注此事,並宣稱中方要明確透露,配備像航母這樣靈活,而具有強大攻擊性的裝備有何必要,再度要求,中方在航母問題上提高對國際社會的透明度。北京獨立軍事觀察家認為,作為日本最高軍事首腦,北澤俊美對鄰國改建航母發表看法,是他的職責所在,本無可厚非,但從北澤俊美發言的字裡行間,不難聽到「中國威脅論」的弦外之音,顯見防衛相對中國改建航母的反應明顯失態。如此的失態並非一時的情緒化,而是日本一些政客根深蒂固的偏見、偏執的必然結果。
一是選擇性記憶後的「失態」
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明知中國對外貿易額已名列世界第一,海上通道和海上戰略物資安全對中國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擁有航母是防衛發展之正當需求;明知中國要維護「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要承擔一個大國對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的責任,早晚要擁有航母;明知中國面臨著複雜的海上安全局勢,至今仍與一些鄰國包括日本存在海洋國土爭端和爭議,而這些國家有的已經擁有航母或與擁有航母的國家結為軍事同盟。但日本卻記不住這些,只記住了自己是以海外貿易立國的西太平洋島國,只記住了保證海上通道安全對本國發展的重要性,只記住了暗地不斷提高自衛隊的軍事行動能力。為此,日本建造了排水量達1.3萬噸的「大隅」號、1.8萬噸的「日向」號等可搭載作戰飛機的「準航母」大型軍艦。正是出於擔憂自己重整軍備的企圖容易招致國際社會更多的批評,日本一些政要經常會迫不及待地拿中國的正常軍事發展說事,中國航母平台出海航行試驗正好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話題。觀察家指出,日本防衛首腦借中國航母平台出海試驗之題,發揮的是中國軍力發展動向具有「威脅性」之意,實際上是司馬昭之心,把中國改建航母當作最新的佐料,繼續炒作「中國威脅論」,以此挑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在亞洲的對抗,日本才好從中漁利。
二是選擇性遺忘後的「失態」
觀察家認為,日本防衛相指責中國發展航母「不透明」,更是不符合事實的。早在2009年3月初,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在北京會見時任日本防衛相的濱田靖一時就表示,大國中沒有航母的只有中國,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這一表態迅速成為中外軍事媒體的頭條或要聞,並被日本媒體解讀為「中國防務首腦首次明確表示將建造航母」,有的日本媒體還專門指出,濱田防衛相對此並未表達日方的擔憂。再早在2008年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黃雪平大校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將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認真研究考慮有關建造航母問題。因此,所謂中國改建航母「不透明」的問題,本身就是偽議題。
尊重和適應為上策
觀察家指出,日中兩國是亞洲的近鄰,又是東北亞兩個最主要國家。如果公開和私下把中國看作「假想敵」,處處設置「以鄰為患」的圍堵線,不僅無助區域和平穩定,也不利於日本的繁榮發展。畢竟,中國的和平崛起包括軍力的正當提升,已是發展趨勢和不爭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