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強 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副主席 廣東省政協委員
在歐美債夾擊、政治鬥爭夾纏的全球經濟風暴中,新興市場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市場,已成為國際資金的首選避風港。「六點三十六招」肯定了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僅更加確立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也使得香港可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邁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流通機制的第一步,為香港的金融業帶來巨大商機。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日前訪港,正式宣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為香港的整體經濟送上豐碩大禮,此次一系列措施肯定了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亦將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邁開內地與香港的資本市場雙向流通機制的第一步,如何抓緊這個「先行者」的歷史機遇,將是攸關香港長遠發展的命脈,先搶才會贏。
抓緊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
早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國家已深懂「傳統」以美元為本位的全球金融體制,以至整個經濟格局和市場結構,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轉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便曾一連發表三篇文章,首次向全球提出呼籲及主張,建立一個「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當然,「超主權」國際貨幣從理想發展到事實,是一條漫漫長途,加上接踵而來的歐元危機,令致應對這場國際金融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人民幣國際化。而中國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加速推行人民幣區內化、區域化、國際化的進程戰略。
要實現貨幣國際化,有其內在和外在的條件要求。在內在條件方面,包括經濟規模、政經體系對內統一,以及對外能自由兌換;至於外在條件方面,則需成為貿易結算貨幣、成為國際投資貨幣,以及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對於這些內外條件,人民幣有一定的基礎,但努力進步的空間仍大。因此,國家推出由近而遠,由區內化、區域化,以至國際化的前進戰略。
就此,國家已作出三方面的具體部署,首先,加速與香港、亞太地區和國家,甚至南美的如智利等貿易夥伴,簽訂「自主選擇貿易結算貨幣」的協議,並以本幣結算。其次,加速與越來越多的貿易及投資對象簽訂「貨幣互換協議」;與此同時,又選擇一批國內城市為試點,進行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業務,並不斷擴大試點範圍。
在這個戰略部署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便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佳實驗室和踏跳板。畢竟,人民幣在香港,仍算是「境外」,直接與國際金融接軌,具備進可攻的優勢;又因香港與內地,在金融上有一道防火牆,發揮退可守的效應。近年來,隨著香港銀行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包括存款、兌換、匯款等,目前人民幣存款已多達5,500億元;但因缺乏回流機制,令致衍生產品少而收益率偏低。李克強訪港期間,宣布了RQFII(讓香港可以用人民幣在內地投資股票及債券)、RFDI(讓香港企業可以用人民幣在內地進行直接投資)、ETF(讓內地投資人可透過追蹤指數的方式投資港股)等,這一來,兩地之間人民幣流動的「任」「督」二脈,都得以全面打通。香港作為大中華區的一環,人民幣在股市、匯市、債市、投資的大範疇全流通,亦將具備雛形。
為港金融業帶來巨大商機
在歐美債夾擊、政治鬥爭夾纏的全球經濟風暴中,新興市場特別是大中華地區市場,已成為國際資金的首選避風港。「六點三十六招」肯定了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僅更加確立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也使得香港可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邁開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雙向流通機制的第一步,為香港的金融業帶來巨大商機。未來隨著CEPA的緊密結合,廣東與香港將先行開放服務業投資,香港的專業服務,更可獲取珠江三角洲邁向服務業現代化的發展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