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實事璆是:韓式標準工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8-25]     我要評論

潘佩璆醫生 立法會議員

 七月二十四到二十八日期間,筆者參與了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的訪問韓國考察團,考察該國落實標準工時的情況,以作為日後討論在本港就標準工時立法的參考。五日間,考察團拜會了八個團體和部門,涵蓋了行政、立法、智庫、工會、僱主組織以及勞資政三方的協商組織。訪問團因而可以對韓國的標準工時制度有一個相當全面的了解。

 簡約而言,韓國落實標準工時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發生於一九九○至九一年間,當時政府將標準工時由每周四十八小時減至四十四小時;而第二個階段則自二○○四年起,至今年七月,所有五名僱員以上的營業單位,按僱員總數,分階段將每周標準工時由四十四小時減至四十小時。標準工時是以三個月內每周平均工時計算的,因此,只要在三個月內每周平均工時不超過四十小時,則僱員間中超時工作,僱主亦無須「補水」。超時工作不得多於每周十二小時,否則,僱主要額外支付五成的工資。標準工時並不適用於自僱人士及某些如農業、林業、漁業、及特別訂明的行業。

 在實施標準工時後,僱主須維持工人的標準時薪不低於原來水平。為了減輕標準工時對僱主的衝擊,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

 1.按企業規模,分階段於七年間逐步落實標準工時。

 2.在實施首三年間容許較寬鬆的安排,例如超時工作首四小時的逾時津貼可減至百分之二十五,每周超時的上限增至十六小時。

 3.取消勞工過往享有的一些假期,包括每月一天的有薪假期,及韓國獨有的婦女每月一天的月事假。

 4.將年假日數上限削減七日至每年二十五日。

 5.員工若在僱主通知年假即將屆滿後三個月仍未放假,則僱主可取消該等未放的假期而不作補償。

 6.僱主可與員工訂立協議,以假期代替逾時工作,以一小時半假期代替一小時逾時工作。

 表面上看來,韓國的標準工時似乎頗為完備,其實當中暗藏「機關」。勞工界的朋友告訴我們,原來十二小時的加班只是限於正常工作天,如果在休息日加班,則不必計算在內,只須額外支付正常薪酬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作為逾時津貼。此外,政府就標準工時執法的人手非常少,根本無法作有效監督,其中監察小型企業單位的工作,竟然外判給僱主組織!違例判刑亦相當輕,七年來都是罰款了 事,所謂「可判監禁兩年」只是做做樣子而已。

 自實行標準工時以來,韓國僱員的年平均工時是下降了,經濟增長亦沒有減慢,但標準工時並未帶來新職位,而生產力亦未見明顯提升。工會及僱主組織異口同聲表示,僱主為節省聘請新員工的成本,當工作量增加時,仍然以要求原有僱員加班為主要應付手段。此外,近年「非傳統的僱傭關係」明顯增加,其中以主婦做兼職工作最常見。

 平情而論,筆者認為韓國的標準工時制度為僱主提供了不少的「走位」空間,相對而言,對僱員的保障便略嫌不足。不過,有關政策亦算是為往後爭取更合理僱員待遇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分階段實施、按企業規模逐步落實、在實施初期容許較寬鬆的條件等措施,都有助減少來自僱主的阻力。這些經驗對我們日後研究引進標準工時,都很有參考價值。

相關新聞
志強時評:李副總理港大百年慶典致辭涵義深遠 (2011-08-25)
廿四味:公民黨組織「八國聯軍」戰區選 (2011-08-25)
拜登訪華成果超預期 (2011-08-25)
頂天立地:中國發展航母不容美國說三道四 (2011-08-25)
實事璆是:韓式標準工時 (2011-08-25)
雪泥鴻爪:學習李嘉誠博士成功之道 (2011-08-25)
面對生活新轉變 壓力可轉化動力 (2011-08-25)
廿四味:別毀掉理性文明的基石 (2011-08-24)
香港有條件創辦金融大學 (2011-08-24)
成立工黨是為勞工還是為李卓人? (2011-08-24)
情理兼備是國民教育的主旋律 (2011-08-24)
如何解開中美兩國關係的「結」 (2011-08-24)
來論:公民黨爭外傭居港權 中產家庭最受害 (2011-08-24)
縱論香港:激進勢力為何力撐公民黨? (2011-08-23)
廿四味:江湖術士與公民黨詐騙術 (2011-08-23)
自留地:聽君一席話 心潮逐浪高 (2011-08-23)
政經多面體:因時制宜調整土地政策 (2011-08-23)
借鏡中國經驗 共創雙贏時代 (2011-08-23)
西方走廊:靠美元橫行世界將成過去 (2011-08-23)
世紀風雲:現階段中國改革需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2011-08-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