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爭奪帝業的輿論工具——預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9-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隋煬帝楊廣。網上圖片

戴永夏

 在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古代,人們的認知能力十分有限,但對未來的事情又很關心。為了幫人們預知將要發生的天體變化、國家興衰、人間禍福等事情,一些「預言家」便利用讖語、謠言、占卜等多種形式,對未來進行「預告」,這便是通常所說的「預言」。

 作為一種社會現象,預言流傳廣,群眾基礎深,影響面大,因而它也常被統治階級利用,成為爭奪帝位和鞏固政權的輿論工具。由此,便演出了一幕幕歷史醜劇……

為奪帝位,製造預言

 在中國歷史上,利用預言大肆宣揚改朝換代有理、奪取帝位有功的,當首推西漢的外戚王莽。漢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去世,王莽扶立年近9歲的平帝登基,自己做了掌控實際大權的「安漢公」。官一大,其稱帝的政治野心也迅速暴露。這時,便不斷地有人報告出現了「祥瑞」,所有「祥瑞」都預示著漢朝氣數已盡,新天子將要出現。於是王莽就將小皇帝毒死,另立了一個兩歲的嬰兒做天子。當月,就有人呈上一塊上圓下方的白石,說是挖井時挖出來的,上面刻有「告安漢公莽為皇帝」八個紅色大字。這分明是說,老天也在催促王莽當皇帝,「天意」怎能違迕?於是王莽依據這條預言,順順當當地當上了「攝皇帝」。後來,「奇跡」愈來愈多,巴郡出現了石牛,扶風出現了石文,還有人獻上有「天告帝符,獻者封侯」字樣的銅符帛圖,都預言王莽該做「真命天子」。還有一個叫哀章的人,精心準備了兩個銅櫃,一個上面寫著「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個上面寫著「赤帝行璽某傳與黃帝金策書」。這裡「赤帝」是指漢高祖劉邦,「黃帝」是指王莽,「行璽」是皇帝的大印。意思很明白,天帝和漢高祖劉邦都示意皇帝的寶座應該傳給王莽。況且哀章準備的「金匱圖」和「金策書」上也都明明白白地寫著王莽應當成為「真龍天子」。哀章將這兩個銅櫃鄭重其事地送進高祖廟裡,交給主管官員保管。王莽得到這一消息後,第二天便趕到高祖廟,拜受了這兩個「神櫃」,接受了漢高祖傳給他的「行璽」,並昭告天下,堂而皇之地廢了漢帝,當起了新朝皇帝。  

 為了進一步證明他當皇帝合法,王莽還把九十多年前出現的一樁怪事搬了出來: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大月氏國向朝廷進貢了一隻兩頭四足的大公雞。按說公雞是打鳴司晨的,但這隻公雞卻從來不叫。武帝覺得不吉祥,就讓使者把這隻公雞帶回去。可當使者走到京城西關的時候,這隻大公雞卻突然掉過頭來,朝著漢宮哀鳴不絕。於是當時社會上就流傳開一條謠言:「三七末世,雞不鳴,犬不吠,宮中荊棘亂相繫,當有九虎爭為帝。」對這謠言的寓意,當時人們有種種推測,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直到王莽篡位後,才做出明確解釋:「三七」即二百一,是說從漢高祖開始,過了210年漢朝的末運就到了。劉邦稱帝是公元前202年,過210年是公元8年前後。而王莽宣佈即皇帝位正好是公元8年。這不進一步說明王莽稱帝是符合「天意」嗎?

鏟除異己,利用預言

 在爭奪帝位中和奪取帝位後,為避免皇權旁落,有些野心家總是千方百計地剪除異己。為此,他們也常利用預言作為借口。

 西晉時期的石苞,是晉武帝司馬炎的開國功臣,官至大司馬,爵為郡公。石苞統領大軍鎮守的淮南,為晉之重鎮,也是抵禦東吳的前線,其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因而石苞的軍隊也很強大。但因石苞出身寒門,不是「太子黨」,故為監軍王琛所輕視,也被出身士族的晉武帝猜忌(他所取代的曹魏皇帝就是寒門出身),對他嚴加提防。有一天,王琛向晉武帝呈上一首童謠:「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並添油加醋說:有望氣者預言,東南將有大的戰事發生。這童謠中的「宮中大馬」就是指陛下。馬雖大,但一變成驢就成了蠢物,這「變化」的原因就是受到了臣下的欺騙。「大石」是指石苞,他現在在淮南就對朝廷懷有二心,有暗通東吳之嫌,以後必將形成更大威脅,所以必須及早除之。王琛的這番讒言,更加重了武帝對石苞的疑懼。他思慮再三,覺得石苞必將叛變,於是準備派大軍對石苞進行征討。石苞眼看大禍臨頭,多虧部下孫鑠給他獻上一條妙計,使他依計而行,轉危為安,這才消除了武帝對他的懷疑,保住自己的性命。

 另一個例子更為典型:南朝宋明帝是個猜忌心很重又非常狠毒的傢伙,他即位後先把孝武帝留下的27個兒子全部殺光。因自己不生育,他又把諸王懷了孕的姬妾納入宮中,生下孩子後立即殺掉,將孩子交給寵姬養育,冒充自己的兒子。他又擔心孩子幼小,萬一自己不行了幾個兄弟會來搶奪皇權,於是又陸續將幾個兄弟殺死。最後他又把目標瞄向自己的大舅子王景文和大將張永。他想自己死後,皇后臨朝,王景文自然就是宰相,肯定要篡位;而大將張永身經百戰,軍中官長多是他的親信,也是發動政變的禍根。這二人不除,他死不瞑目。於是,他便編造了一個蹩腳的謠言:「一士不可親,弓長射殺人」,讓人在民間廣泛傳播。「一士」是「王」字,指王景文;「弓長」是「張」字,指張永。既然天降讖語說這兩人該死,自然就應替天行道,把他倆除掉。可惜明帝的行動晚了一步,他死前只把毒藥賜給了王景文,卻未來得及收拾張永……他死後不久,劉宋的江山就被蕭道成篡奪,他留下的小皇帝也被殺掉。

鞏固政權,禁絕預言

 儘管預言幫了一些皇帝的大忙,但他們卻對預言採取實用主義態度。當預言對他們有用的時候,他們視若珍寶;對他們不利的時候,又視若洪水猛獸,千方百計地加以禁絕。在取得帝位的前後,這兩種態度的反差尤為明顯。

 隋文帝楊堅也是利用預言廣造輿論奪取後周政權的。但他當了皇帝後,深知輿論導向的厲害,馬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明令禁止讖緯(即讖書和緯書,亦即預言)流行。他還不准民間撰寫國史和褒貶人物,想把自己不光彩的篡位歷史一筆抹掉。

 隋文帝的禁令儘管嚴厲,但遠不及其子隋煬帝楊廣來得徹底。通過精心策劃登上皇帝寶座的楊廣,上台伊始,就操控輿論,下令嚴禁讖緯傳播,並派出使者到各地搜書,凡跟讖緯有關的圖書一律焚燬。若查出有人隱匿不報,立即處死。詔令之後,民間有關預言的藏書以及一些內府秘籍,都被付之一炬。兩漢以後盛行的讖緯之學從此幾乎滅絕。

 然而,防民之口,難於防川。隋煬帝能夠焚燬民間藏書,卻堵不住民眾的嘴巴。由於他的暴虐統治,隋朝末年,國勢衰微,民怨沸騰,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預言隋朝將要滅亡的謠言。有一首民謠這樣唱道:「河南楊花謝,河北李花榮。楊花飛去落何處?李花結果自然成。」顯然,這首民謠是在預言楊家的天下將被李家(李淵)取代。據說,一天夜裡,隋煬帝正在江都的迷樓上尋歡作樂,忽聽一位宮女在高唱這首歌,覺得很不吉祥。於是他便把那宮女找來問話:「這是別人教你唱的,還是你自己編出來的?」宮女答道:「這是我弟弟教給我的。我弟弟生活在民間,他說這首歌在民間到處傳唱,連路邊的兒童都在唱這首歌。」煬帝聽了,沉默良久,然後仰天長歎道:「這是天意,這是天意啊!」不久,隋朝便在農民起義和內部叛亂的雙重打擊下滅亡,國祚只有37年。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爭奪帝業的輿論工具——預言 (2011-09-20) (圖)
豆棚閒話:小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011-09-20)
來鴻:品味上海 (2011-09-20) (圖)
心靈驛站:突然而至的花開 (2011-09-20) (圖)
亦有可聞:閱讀無貴賤 (2011-09-20)
歷史與空間:十六到十九世紀荷蘭人眼中的中國 (2011-09-18) (圖)
熱點詞評:爵 士 (2011-09-18) (圖)
文藝天地•浮城誌:再 見 (2011-09-18)
文藝天地•短載:我們這些山上來的人(十二) (2011-09-18)
文藝天地•詩意偶拾:紀念建黨九十周年 (2011-09-18)
歷史與空間:示 範 (2011-09-14) (圖)
古今講台:太陽公公 (2011-09-14)
豆棚閒話:讀書以致用 (2011-09-14)
生活點滴:去海南看那藍藍的海 (2011-09-14) (圖)
心靈驛站:隱 居 (2011-09-14) (圖)
歷史與空間:董小宛魂歸何處(下) (2011-09-13) (圖)
人文世相:啟蒙的當代意義 (2011-09-13)
心靈驛站:愛情的遊牧民族 (2011-09-13) (圖)
詞話詩說:下流 (2011-09-13)
賀中秋.七律 (2011-09-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