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伊朗危機背後的石油利益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2-23]     我要評論

張敬偉

 中東局勢日漸緊張,美國、歐洲、阿盟甚至以色列緊鎖敘利亞和伊朗。看似敘利亞成為相關外來勢力干涉的重點,其實伊朗才是西方和以色列除之而後快的最終目的。在美國的倡議下,歐洲上月決定對伊朗石油出口予以制裁,以色列甚至向伊朗發出了戰爭的信號。在此情形下,伊朗的應對舉措包括:一是在波斯灣進行軍事演習;二是威脅美國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三是對以色列發出警告;四是決定不再對英法和歐洲國家供油。

伊停向英法供油兩敗俱傷

 人們注意到,包括美國和歐洲在內的西方國家,制裁伊朗揮舞的是石油武器的大棒,而伊朗應對的也是石油武器(封鎖供油通道,停供歐洲石油等)。因此,這場表面由核危機誘發的西方伊朗遭遇戰,其實隱藏的是石油卡位戰和能源博弈。在這場針鋒相對的卡位戰中,除了造成當事者的兩敗俱傷,還將殃及第三方乃至全球經濟。

 在伊朗決定對英法停止供油後,歐盟和英法兩國相關負責人皆強調,歐洲有足夠的石油儲備,有能力應對伊朗停供造成的石油短缺。對伊朗而言,其每日出口的近300萬桶原油中,有將近25%輸往歐洲國家。無論是歐洲國家主動不買或伊朗主動停供,對伊朗造成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畢竟,原油出口是伊朗的經濟命脈,在制裁圍城的逼迫下,如果斷了四成的原油出口,伊朗的國民經濟將遭受沉重打擊。同樣的,由於伊朗石油主要輸往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等深陷危機的「歐豬」國家,沒有伊朗石油的輸入,這些國家同樣被扼住了能源安全的「咽喉」,造成更嚴重的經濟危機,拖累其經濟復甦。這些國家的危機加重,會傳導至英法德這些對伊強硬的「三劍客」身上。所以,伊朗與歐盟的石油卡位戰,其實雙方都是在玩火。

暴露西方的自私自利

 不可否認的是,包括美國、歐洲乃至日本這些發達國家,其石油儲備都有超過150天的石油進口量。日本甚至有77天的民間儲備。何況,上述國家還有其他的輸入原油渠道,對於伊朗斷油的確有相當長的耐受力。可是,去年的利比亞戰爭,已經導致全球原油價格攀升,使全球經濟受損。伊朗是歐佩克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它所導致的危機,危害性更大,影響更為深遠。

 尤其對於新興工業國,能源消耗量大,加之石油儲備量少,因此對於伊朗石油危機更加敏感,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加孱弱。據統計,中國到2020年才能達到90天的石油儲備量。印度的風險更大,其消耗石油近80%依靠進口。

 弔詭的是,西方世界和伊朗的石油鬥法,連帶著中國、印度乃至全球都為他們埋單。關鍵是,美歐還以民主鬥士和正義的化身,游說乃至劫持中國等國支持他們對伊朗的制裁。眾所周知,不管國際關係多麼的複雜多變,也不管各方拋出多麼美麗和道德化的口號,都脫不了利益因素的掣肘。美歐為了意識形態價值觀和地緣能源利益,對伊朗施以強力制裁乃至暴力干涉,還要搭上其他國家的利益,其實是自私自利的行為。

 即使是美國的東亞盟友日本、韓國和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對於制裁伊朗出口也是強忍怨氣,被迫追隨美國。可以預料的是,不管是美歐還是伊朗,誰也不能把這樣的石油卡位戰玩到底,曠日持久的結果是多敗俱傷。但是,如果美歐採取伊拉克或敘利亞那樣的對伊朗的斬首行動,美歐或陷入另一場持久的戰爭泥潭。何況,誰也不曉得伊朗是否真的擁有了核武器,對伊冒然武力干涉,搞不好會引發一場核戰爭。就此而論,美歐對伊的能源戰,更像是恫嚇其屈服的威懾戰,這樣的博弈不可能長期進行,只能維持在西方所能忍受的期限內。

 在美歐同伊朗的石油戰中,西方媒體認為中印等國將從伊朗獲得油價「打折」的好處。20日的英國《金融時報》就認為,中國將獲得伊朗石油10%至15%的價格優惠,從而幫伊朗「主持正義」。這種看似合理的揣測,凸顯美歐對華的不信任,也使這場石油戰充滿了西方至上的利益本體主義。

相關新聞
縱論香港:停止內耗折騰 回歸經濟民生 (2012-02-23)
明刀明槍:李志喜竟指法庭不必理會外傭湧港的影響 (2012-02-23)
西座內望:「人民力量」死咬何俊仁的選舉盤算 (2012-02-23)
公民黨反「自駕遊」自暴其醜 (2012-02-23)
西方走廊:伊美心理戰凸顯奧巴馬氣虛 (2012-02-23)
伊朗危機背後的石油利益戰 (2012-02-23)
管見集:公民黨以「文化衝突」反「自駕遊」用心險惡 (2012-02-22)
「自駕遊」利大於弊 做好配套求共識 (2012-02-22)
環球視野:奧巴馬國情咨文:赤裸裸的競選宣言 (2012-02-22)
余若薇為何對《爽報》噤若寒蟬 (2012-02-22)
如何把中日友好合作推向深入 (2012-02-22)
薩科齊連任未許樂觀 (2012-02-22)
志強時評:所謂「兩地文明衝突論」值得商榷 (2012-02-21)
解惑篇:「立法原意」是正確理解基本法的方法 (2012-02-21)
政經多面體:習近平「不贊成唱空歐洲」的解讀 (2012-02-21)
何俊仁有什麼資格評點他人 (2012-02-21)
香港應設立公共行政學院 (2012-02-21)
中美能否擺脫認知困境? (2012-02-21)
指點江山:煽動「反『自駕遊』運動」是「隱性港獨」再版 (2012-02-20)
田園快語:禁區解禁利發展 做好配套便市民 (2012-02-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