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4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曹思源:對民生投資可增萬億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11]     我要評論

袁 駟

 北京思源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總裁曹思源發出建議指出,建設民生政府意味國家財政投入要向住房、醫療、教育等公共領域傾斜,而目前全國4000億元公車消費可以砍掉3000億元,公款吃喝可以砍掉2000億元,對國有企業投資可以砍掉5000億元。這樣,即使不額外增加財政支出,也可以對民生領域增加10000億元投資。

使民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曹思源先生致力研究消費、改革和民生的話題,他指出,居民收入增加並沒有跟上GDP的步伐,遠遠落後。現在中國的狀況是GDP增速、國有資本進入的速度,都遠高於普通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這種情況下,怎樣實現以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呢?

 他說,這時候不僅要注意財政收入,更要注意財政支出,財政支出的結構涉及我們能不能讓民富,能否使民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政府要加快改善民生,重要的一條是政府的財政支出最大比例應該用在人民頭上,應該用在民生上。 改革開放30年來,大家最大的感受是醫療、住房、教育成了新三座大山了。這種情況下,指望老百姓拿出更多錢來進行消費似乎不太可能。

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可減

 曹思源說,老百姓不敢消費,他們要存錢啊。我建議首先在國家財政支出的結構上或者是計劃上,要增加民生投入,應該「拆東牆補西牆」。「東牆」是國家行政消費,「西牆」是民生投入。我們的行政消費中有幾個重大的問題。一個是公車消費。公車消費:一年4000多億元,如果要認真做起來,至少可以降低3000億元。

 幹部做工作不要專車也是可以做的嘛。現在誰都要專車,從部長、省長、縣長到鄉長,有條件弄個專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搞個專車。根據計算,國家可以多拿出1萬億用於老百姓,從公車消費中拿3000億元。這裡還有其他具體數字。

 曹思源認為,公款吃喝也是大頭,現在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第一,全部公開化,現在有網絡嘛。哪天誰請誰吃飯了?陪吃的是哪些人?點了多少菜?全部上網。誰都可以看,這就監督了。第二,全部的公款請客都採取份飯制,每人一個盤子,裡面一碗飯,兩個菜。份飯制既衛生又節約啊。這裡面起碼可以減少一半的吃喝。

經濟建設費大可壓縮

 曹思源表示,公車消費、公款吃喝兩項一年就可以砍掉5000億元。此外,在國家財政按功能性質分類的支出中,有一項「經濟建設費」,總額為1萬多億元,其中主要是對國有企業的投資和虧損補貼。在經濟改革初期我們早就明確了,國家財政的錢是不應當拿來辦企業的。企業要辦好,由企業家去辦。要錢就按條件到銀行去貸款,或者到資本市場上去融資,而不要再從財政拿錢。財政的錢是甚麼錢,是老百姓納稅的錢,老百姓辛辛苦苦交的錢用來做社會保障,用在公共事務上,用於民生。

 國有企業的宗旨是甚麼?是給國家增加財富的,不是要國家花錢給補貼的。最近有一條新聞,有一家華菱鋼鐵公司虧損得一塌糊塗,到2011年年底,政府就給它補貼了11億元。那11億元算甚麼,算營業外收入。甚麼收入啊?是變相的國家財政補貼,補貼一到報表上,華菱又成了盈利企業,它似乎很光彩,其實就是吃老百姓的血汗,這樣有甚麼好處?我主張:在國家財政支出的「經濟建設費」中要堅決砍掉給國有企業的投資補貼。

 曹思源說,「經濟建設費」現在是1萬多億,砍掉一半就能節約出5000億了。加上公車消費、公款吃喝砍下來的5000億元,就是1萬億元了,這些錢拿出來用於民生,拿出來給沒錢上學、沒錢看病的人,該是多好的事啊。

摘自香港鏡報2012年4月號

相關新聞
解惑篇:正確理解中聯辦在港職能 (2012-04-11)
龍聲飛揚:促進社會和解團結 聚合治港智慧力量 (2012-04-11)
志強時評:循法律途徑解決「雙非」難題 (2012-04-11)
羅姆尼與奧巴馬展開大選攻守戰 (2012-04-11)
曹思源:對民生投資可增萬億元 (2012-04-11)
緩解宏觀矛盾 釋放通脹焦慮 (2012-04-11)
正論:鄭家純站台為香港 顧大局方能大和解 (2012-04-10)
指點江山:梁振英實現香港兩大轉型任重道遠 (2012-04-10)
發揮香港橋樑作用 展示華僑良好形象 (2012-04-10)
政經多面體:樓價創新高 政府應有所作為 (2012-04-10)
房署打壓言論自由說牽強至極 (2012-04-10)
西方走廊:大選續絞緊美國復甦死結 (2012-04-10)
「兩會」助解香港深層次問題 (2012-04-10)
志強時評:期望梁振英協助中產專業界解決內地執業困難 (2012-04-09)
爭取調整時薪與標準工時宜分階段進行 (2012-04-09)
田園快語:烏溪沙具生態價值不宜填海 (2012-04-09)
理性看待最低工資檢討 (2012-04-09)
美澳聯盟擾亂亞太戰略均衡 (2012-04-09)
梁振英親民促進大和解 (2012-04-07)
敘利亞面臨新挑戰 (2012-04-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