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證券亞太首席經濟學家 沈建光
本次歐美之行,筆者一個明顯的感受便是中國傳統製造業正面臨衰退。美國產品中,諸多傳統的「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正在被「Made in Vietnam」(越南製造)、 「Made in Indonesia」(印尼製造)所取代。可喜的是,同時也看到中國和亞洲的影響力逐步上升,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已然發生,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
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下降
從筆者個人感觸,當下歐美與以往存在明顯不同之處。幾年前,我仍在歐洲央行工作、在麻省理工做博士後時,當時海外市場到處都遍佈著中國製造的產品。而這次路演得空閒逛之時,我發現來自中國製造的產品明顯減少,尤其是傳統的低端製造業產品,取而代之的是其他國家,比如土耳其、越南、印度、南美洲,甚至美國自產的產品。
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的進口市場上,來自中國的玩具份額由2010年的89%下降到87%;鞋類份額由2010年的79%下降到2011年的76%;家居產品由2010年的60%下降到2011年的59%;服裝從2010年的41%下降到2011年的40%。而近期海關總數公佈的2月外貿數據也顯示,雖然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較強,而服裝、紡織品、鞋類出口已經出現明顯下降,顯示中國的結構性升級正在進行。
回看國內,我曾在文章中提到中國劉易斯拐點的到來。實際上,早在金融危機以前,用工荒的現象便較為突出,而金融危機的到來,經濟增長與企業生產活動受到影響,就業率有所降低,掩蓋這一問題的本質。
根據國內學者蔡昉的判斷,中國農村的剩餘勞動力早在2007年便已顯不足,普通勞動力正由全面過剩向結構短缺轉變。而勞動力不足導致工資大幅上漲,標誌著中國「劉易斯拐點」的到來,加大中國出口的壓力。而從好的方面來看,壓力也是動力,低端勞動力工資上升也將為促進自動化和產業鏈升級創造機會。
除勞動力成本上漲外,人民幣匯率升值也是導致中國製造業優勢喪失的重要因素。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已經超過30%,這直接導致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商品價格處於不斷上升。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討論一直是熱點,我認為,人民幣升值長期持續升值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年人民幣最多升值3%,而且會出現升值和貶值的雙向波動。現在是加快人民幣浮動的良機。
東南亞南美爭奪市場
在美國,搶佔中國製造份額的不僅有東南亞、南美洲等國家,也包括很多美國製造的產品。這與高油價以及美國就業的刺激政策都密切相關。油價上漲加大航運成本,跨越半個地球把原材料運往中國,再把成品跨越半個地球運往美國,加上運費後其價格優勢已經得不償失,所以美國一些小企業開始把外包的企業撤回國內。
金融危機以來,奧巴馬寄望於製造業能夠挽救美國就業,先後推行一系列政策,傾向於使製造業就業從國外「回歸」。根據OECD的資料顯示,目前美國製造業的單位勞動成本從2000年到2010年已經下降13%,比加拿大、歐元區降低的幅度還要大。當然,這實際上也包含兩輪量化寬鬆政策推出後,美元貶值的因素。(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