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中有「一詞多義」的特性,這並不是本義和引申義所能概括的,有時,字詞的「褒貶」兩義也是並時共存的。例如「臭」指難聞氣味和醜惡形象,多配為「惡臭、體臭、銅臭」等詞;但「臭」在古漢語指的氣味是可香可臭的,如《易經.繫辭》謂「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就是以「蘭臭」解作香味,比喻朋友情意相投,氣味相合。這正是古漢語「美醜同詞」的特性。
港孩「矜貴」 是彈是讚?
現在我們常見報章用「矜貴」一詞形容港孩,當中的「矜」字同時有褒貶義,這在用法上也可算作一例。「矜」根據《說文解字》:「矜,矛柄也。」即矛的手柄,表示孩子謙恭莊重地領命受訓,所以有敬重、推崇的意思,是正面詞,其所謂驕傲自大或自誇之意,看上以為是貶義,但其實仍有正面之意。如「自矜」是指「自恃、自誇」,但這是用來指君子之矜,即自己推崇自己,正因自知自己的才華,表示君子欣賞自己,本意是正面的。但用於現代漢語,「自恃、自誇」就變得帶有貶義,因為「自恃」再不是「君子」的專利。現代人自己沒有才學仍「自矜」的話,這就真是「自吹自擂」的貶義了。所以現代漢語「矜貴」又可以解釋為「自恃地位高貴而驕傲自大」。
方言「窩心」 南轅北轍
又如「窩心」一詞,這是近年才流行的方言,在《國語辭典》中,既解作「受侮辱或委屈,不能表白而苦悶在心」,又解作「舒暢、欣慰的感覺」,也是「一詞多義」之例。這是由於北方方言以「窩」作同音字借代的「剮」解,「窩心」原意帶有貶義;而南方方言則從「被窩、安樂窩」等暖和的意義,將「窩心」解作「體己、妥帖」之意。(陳雲曾撰《「窩心」之義,南轅北轍》一文作精彩而詳盡的解釋,有興趣可查閱網上資料。)
其實「一詞多義」除了美醜同詞、古今漢語變化、南北地域空間差異等因素外,還受古今詞義、感情色彩等變化所影響,應用時若遇到意義不定的詞語,最好應予以避忌為佳,以免貽笑大方。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鄭瑞琴博士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